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对转形研究两个焦点问题的看法

发布时间:2017-10-09 21:20

  本文关键词:对转形研究两个焦点问题的看法


  更多相关文章: 转形问题 再生产条件 投入要素生产价格化


【摘要】:价值转形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理论,自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于1894年出版以后,关于这一理论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过。近代转形问题的争论肇起于鲍特凯维茨。在此后一百多年的转形问题争论中,众多专家学者普遍受到鲍特凯维茨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鲍特凯维茨把再生产平衡条件这个和转形研究无关的因素,引入并作为马克思转形分析的前提条件;其二,鲍特凯维茨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发现并试图解决马克思价值转化理论中的一个不完备之处:马克思在论述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时,产出是用价格表示的,但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却仍然用价值表示,在他看来马克思的转化分析只完成了全部路程的“一半”。 熟悉《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所讲的转形问题,归根到底涉及的是剩余价值分配问题。学术界关于转形问题研究争论的具体问题很多,但有两个问题是这些争论的焦点:一,再生产平衡条件是否是转形研究的前提条件;二,是否存在投入品也生产价格化的转形问题。本文研究表明:首先,再生产平衡条件和转形研究无关,应该摒弃再生产平衡条件对转形研究的干扰;其次,存在投入品也生产价格化的转形问题。对于投入品生产价格化的转形问题,“扩大的马克思价值转化模型”,首先解决了作为转形出发点的商品价值如何构成问题,在此基础上,彻底解决了转形问题。 认真分析和研究转形研究的这两个焦点问题,能够纠正国内外学者对转形问题理解的种种偏见,,有助于使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重新回到剩余价值分配的正确轨道上来,有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一元劳动价值论,对进一步研究经济危机理论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转形问题 再生产条件 投入要素生产价格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引言8-14
  • (一)转形研究两个焦点问题的缘起8-9
  • (二)文献综述9-12
  • 1 转形研究中引入再生产平衡条件问题文献综述9-10
  • 2 转形研究中投入产出同时生产价格化问题文献综述10-12
  •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2-13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13
  • (五)研究方法13
  • (六)本文创新之处13-14
  • 二、转形研究中引入再生产平衡条件问题分析14-19
  • (一)马克思的价值转形模型14-15
  • (二)鲍特凯维茨的价值转形模型15-16
  • (三)依照马克思的观点看鲍特凯维茨16-17
  • (四)一个例子及进一步说明17-19
  • 三、转形研究中投入产出同时生产价格化问题分析19-29
  • (一)是否存在投入产出同时生产价格化的转形问题?19-23
  • 1 马克思对存在投入要素生产价格化转形问题的论述19-21
  • 2 对彭必源教授观点的一个评述21-23
  • (二)投入产出同时生产价格化后,作为转形出发点的商品价值构成分析23-29
  • 1 丁堡骏模型23-24
  • 2 岳宏志模型24-26
  • 3 朱奎模型26-27
  • 4 作为转形出发点的商品价值究竟如何构成27-29
  • 四、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3
  • 后记33-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堡骏;是马克思只走了半程吗?─—关于转形问题答西方学者[J];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2 沈民鸣;;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基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8年11期

3 岳宏志;马克思转形理论的一个完美证明——兼评森岛通夫关于转形问题的研究方法[J];财经研究;2005年07期

4 岳宏志;转形问题再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5 丁堡骏;转型问题的基本命题和基本假设条件[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6 沈民鸣;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7 胡代光;;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法——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一书[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8 丁堡骏;;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是如何被引入转形研究领域的[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9 吕昌会,王红梅;转形问题争论的几个主要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严金强;马一飞;;价值转形理论的研究路径及创新方向[J];海派经济学;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002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02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