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消费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2:16

  本文关键词:消费社会中的女性消费异化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社会 女性 消费异化 资本主义


【摘要】: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消费形态中的异化研究也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重要论域。 本文以消费社会形态下的女性群体为中心研究对象,以消费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女性消费异化为切入点,分析了消费社会形态下女性消费异化的典型表现及内外成因,阐述了女性消费异化在精神领域、社会领域及生态领域的严重影响,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指导并参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创新地提出女性消费异化的四个规定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引导女性走出消费异化困境的社会主义途径。 以往的学术研究往往从女性经济学或者女性社会学的视角对于女性异化消费进行剖析,本文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女性异化消费的经济根源及社会根源,揭示了异化消费的实质是资本增值的必要手段。通过分析异化消费所暴露出的女性异化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性的扭曲。本文力求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研究层面,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对引导当代女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消费社会 女性 消费异化 资本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68;F014.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1
  • 1.1.1 研究的目的9-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3-15
  • 1.3 创新点15-16
  • 2 本研究相关的社会背景及理论来源16-25
  • 2.1 消费社会的产生16-20
  • 2.1.1 消费社会产生的历史背景16-17
  • 2.1.2 消费社会的特征17-20
  • 2.2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及商品拜物教理论20-23
  • 2.2.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20-21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性异化思想21-22
  • 2.2.3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22-23
  • 2.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理论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3 从马克思异化观的四个规定解读女性消费异化的表现25-36
  • 3.1 女性同商品相异化25-27
  • 3.1.1 女性的消费需要被商品所创造25-26
  • 3.1.2 对符号价值的追求取代了对使用价值的追求26-27
  • 3.2 女性同自己的购买行为相异化27-29
  • 3.2.1 购买行为本身成为“幸福感”27-28
  • 3.2.2 女性的存在表现为“为了消费”的存在28-29
  • 3.3 女性同自己的身体相异化29-32
  • 3.3.1 女性身体形象成为一种商品30-31
  • 3.3.2 女性的“美”呈现审美趋同性31-32
  • 3.4 女性同他人相异化32-34
  • 3.4.1 身体消费导致女性之间的不平等32-33
  • 3.4.2 身体消费加重了性别压迫33-34
  • 3.5 本章小结34-36
  • 4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女性消费异化原因探究36-44
  • 4.1 经济根源36-38
  • 4.1.1 资本逻辑推动消费36-37
  • 4.1.2 技术革新培养消费37-38
  • 4.2 社会原因38-40
  • 4.2.1 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38-39
  • 4.2.2 对现代异化劳动的补偿心理39-40
  • 4.3 文化因素40-43
  • 4.3.1 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40-42
  • 4.3.2 商业广告造成女性双重压迫42-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5 女性消费异化的消极影响44-52
  • 5.1 精神影响44-46
  • 5.1.1 加重女性精神压迫44-45
  • 5.1.2 阻碍女性全面发展45-46
  • 5.2 社会影响46-48
  • 5.2.1 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46-47
  • 5.2.2 助长攀比消费的社会风气47-48
  • 5.3 生态影响48-50
  • 5.3.1 大量的资源浪费48-49
  • 5.3.2 生态系统失衡49-50
  • 5.4 本章小结50-52
  • 6 女性消费异化消解的马克思主义思考52-59
  • 6.1 从经济维度看52-54
  • 6.1.1 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2-53
  • 6.1.2 建构人性化的经济增长模式53-54
  • 6.2 从社会维度看54-56
  • 6.2.1 减少奢侈消费的有形冲击54-55
  • 6.2.2 创造充满活力的社会机会55-56
  • 6.3 从文化维度看56-59
  • 6.3.1 加强思想教育,倡导健康的人生观和消费观56-57
  • 6.3.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57-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戴雪红;女性解放的哲学思考——女性异化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的消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禹建湘;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孙玉霞;;身体化: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境遇[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4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J];世界历史;2011年05期

5 周静;陈少牧;;当今中国女性消费异化现象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027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27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