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基于经济权力结构视角的包容性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12:27

  本文关键词:基于经济权力结构视角的包容性增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包容性增长 社会正义 经济权力结构 市场权力 国家权力


【摘要】:自2007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始终不能确定,而欧洲各国不但没有走出经济增长趋缓的阴影,反而步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多米诺”雷区。以“占领华尔街”为标志的民众抗议浪潮遍及整个西方世界。在世界经济格局日益体现整体性同时,民族与国家的既有秩序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以前所未有冷峻的目光,反思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剧;反思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发展真谛的短期行为,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反思近30年来,自新自由主义滥觞,直至占领国家经济权力的全部阵地,逐渐形成西方主流经济学思想,并以此为标尺,衡量各个国家的自由化程度,同时,以其终极形态的“华盛顿共识”作为解决非自由经济国家私有化、市场化、民主化的“手术刀”,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所谓自由经济秩序,给世界经济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的繁荣进步,而是巨大的社会灾难。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其中具有标志性的生产动力、公平交易、自由竞争和技术创新等因素,不仅体现出经济增长的现实可能,也体现出社会发展的良性预期。但是,贫富两极分化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注定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孽宿,这一点不仅为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所证明,而且为当下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困境所证明。与传统经济增长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观念不同,包容性增长是兼顾机会平等与结果正义、兼顾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观,其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这一全新的经济增长理念,不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空喊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而是要将这一原则,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充分体现于市场经济行为之中,这就要求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革命性转变。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成果,将经济增长的研究命题,纳入社会生产方式的价值理性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社会正义作为经济增长价值理性分析的起点,将经济权力结构,这一包容性增长最为核心的条件要素,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试图通过传统经济增长分析范式工具理性的突破,对市场权力与国家权力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法系背景和不同国家中,所形成的经济权力结构,加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论证包容性增长所要求的社会正义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得以充分地体现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已有的历史充分证明,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单一通过市场权力乃至其最大化,或单一通过国家权力乃至其最大化,都不可能为体现社会正义原则的经济增长,提供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实现的基本路径,唯有通过市场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均衡作用机制,即经济权力结构的不断创新,才能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找到符合社会生产方式客观规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包容性增长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这一领域研究范式的确立提供具有一定理论意义的视域以及结论,既是本文的主旨所在,也是本文的价值追求。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绪论,从总体意义上就本文选题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加以概括,首先从现实和理论背景上,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失败成因,进行梳理,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的说明,则为全文的主旨奠定了分析研究的基础。第二章是关于经济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分析。重点围绕西方主流经济学功利主义、唯心主义的抽象的、静态的,基于工具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人”概括所存在的不同,强调包容性增长的方法论基础,必须建立在将原本属于人的类本质的主体行为分析,回归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第三章是经济权力结构与包容性增长。重点阐述经济权力是包容性增长研究的切入点,只有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权力集成方式形成社会意义的价值评判,才能对市场与国家经济权力在包容性增长经济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理性分析和认识。而经济权利与经济权力、生产要素与经济权力要素有效整合的分析,是传统经济增长与包容性增长权力分析范式的根本分歧所在。其中,一般性市场、冻结化市场和外部性市场模式的划分,论证了只有通过外部性市场模式选择,才能为包容性增长提供经济运行的载体。第四章是意识形态与包容性增长。分析了市场正义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强调意识形态对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意义,而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维护社会正义,以此为依据,对包容性增长意识形态再造的基本原则予以界定。第五章是经济权力结构创新与包容性增长。重点是对生产要素最大化所造成的经济权力结构内卷化加以分析,并对经济权力结构创新的基本原则予以明确。以此为依据,对包容性增长所要求的经济权力结构创新的基本原则予以界定。第六章是国际经济权力结构与包容性增长。阐述所谓自由经济秩序是帝国主义霸权的工具,而国家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是针对自由秩序说教的反向运动。同时,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权力结构约束。而社会成本对合理竞争秩序的影响,意在通过外部性均衡的视角,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国家经济权力的介入机制及其效用加以分析,由此阐发符合社会成本控制的市场模式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以此为依据,对包容性增长所要求的国家权力机制的基本原则予以界定。第七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包容性增长。通过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实践历程的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性增长的目标予以明确,同时,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性增长相对应的经济权力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予以概括。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社会正义 经济权力结构 市场权力 国家权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61.2;F124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6
  • 第一章 绪论16-38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6-20
  • 1.1.1 选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16-18
  •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和意义18-2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20-32
  • 1.2.1 包容性增长的国外研究现状20-25
  • 1.2.2 包容性增长的国内研究现状25-28
  • 1.2.3 包容性增长与政府经济职能创新的研究现状28-32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32-38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32-33
  •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33-35
  • 1.3.3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35-37
  • 1.3.4 本文的不足之处37-38
  • 第二章 关于-经济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分析38-59
  • 第一节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增长观38-45
  • 2.1.1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硬核——“经济人”假设38-41
  • 2.1.2 纯粹工具理性研究范式的成因41-43
  • 2.1.3 纯粹工具理性研究范式的缺陷43-45
  • 第二节 其他经济学流派的经济增长观45-48
  • 2.2.1 发展经济学的增长观45-46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增长观46-47
  • 2.2.3 演化经济学的增长观47-48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增长观48-59
  • 2.3.1 经济增长研究范式突破的必要性49-53
  • 2.3.2 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内容和特征53-56
  • 2.3.3 包容性增长的本质和实现路径56-59
  • 第三章 经济权力结构与包容性增长59-74
  • 第一节 经济权力释义59-61
  • 3.1.1 权力的含义59-60
  • 3.1.2 经济权力的含义60-61
  • 第二节 经济权力结构及其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61-66
  • 3.2.1 经济权利与经济权力概念的区别61-62
  • 3.2.2 包容性增长视角的经济权利与经济权力62-64
  • 3.2.3 经济权力结构与包容性增长64-65
  • 3.2.4 包容性增长的分析维度65-66
  • 第三节 经济权力与市场模式选择66-74
  • 3.3.1 一般性市场(Normal Market)66-69
  • 3.3.2 冻结化市场(Frozen Market)69-71
  • 3.3.3 外部性市场(Externality Market)71-74
  •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包容性增长74-100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含义与作用74-77
  • 4.1.1 意识形态的含义74-75
  • 4.1.2 意识形态的作用75-76
  • 4.1.3 意识形态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76-77
  • 第二节 自由主义市场正义论批判77-92
  • 4.2.1 市场正义论的历史背景77-82
  • 4.2.2 市场正义论的主要内容82-92
  • 第三节 包容性增长意识形态再造的基本原则92-100
  • 4.3.1 “普世价值”的含义和实质92-94
  • 4.3.2 捍卫社会正义94-96
  • 4.3.3 超越“道德至上主义”96-100
  • 第五章 经济权力结构内卷化及其创新的基本原则100-131
  • 第一节 生产要素单一最大化与经济权力结构100-105
  • 5.1.1 劳动要素最大化101-102
  • 5.1.2 土地要素最大化102-104
  • 5.1.3 资本要素最大化104-105
  • 第二节 经济权力结构内卷化与社会发展“双重羁绊循环”105-117
  • 5.2.1 “英国病”思辨105-109
  • 5.2.2 资本权力最大化与社会危机109-112
  • 5.2.3 传统经济增长的经济权力结构约束112-117
  • 第三节 经济权力结构创新的基本原则117-131
  • 5.3.1 促进社会分工117-120
  • 5.3.2 优化劳动禀赋120-124
  • 5.3.3 经济权利与经济权力的融合124-126
  • 5.3.4 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融合126-131
  • 第六章 国际经济权力结构与包容性增长131-170
  • 第一节 自由竞争秩序是帝国主义霸权的工具131-144
  • 6.1.1 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虚伪性和庸俗性131-135
  • 6.1.2 私有化、市场化和民主化是帝国主义霸权逻辑的延续135-144
  • 第二节 自由竞争秩序的反向运动144-152
  • 6.2.1 国家经济学对国家需要的满足144-149
  • 6.2.2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国际经济权力结构约束149-152
  • 第三节 合理竞争秩序的外部性市场152-161
  • 6.3.1 社会成本是合理竞争秩序的均衡点152-154
  • 6.3.2 竞争秩序体现国家意志154-158
  • 6.3.3 国家权力与外部性市场均衡158-161
  • 第四节 国际经济权力结构下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原则161-170
  • 6.4.1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61-164
  • 6.4.2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融合164-170
  •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包容性增长170-228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170-179
  • 7.1.1 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国家理论170-173
  • 7.1.2 斯大林的国家理论与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践173-176
  • 7.1.3 毛泽东的国家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176-179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性增长的目标179-196
  • 7.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理论179-182
  • 7.2.2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182-190
  • 7.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包容性增长的目标190-191
  • 7.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的经济权力结构191-196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性增长的实现途径196-228
  • 7.3.1 完善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196-199
  • 7.3.2 强化政府监管职能199-202
  • 7.3.3 完善市场宏观调控体系202-204
  • 7.3.4 完善企业组织的合理竞争秩序204-206
  • 7.3.5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206-212
  • 7.3.6 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方式212-220
  • 7.3.7 以发展教育、福利改善和税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进步220-225
  • 7.3.8 经济权利与自然权利的融合225-228
  • 参考文献228-245
  • 致谢245-247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柳钦;;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朱刚;;国家理论述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罗重谱;;政府治理模式的演变路径与构建方略——基于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视角[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李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双重性质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5 程启智;;论马克思生产关系二维理论:所有制和依赖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6 郭晗;任保平;;从排斥性增长到包容性增长——分权体制下利益和谐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7 余惠芬;周莉;;马克思与诺思:两种国家理论的比较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8 罗重谱;;“第三条道路”与参与式政府治理模式的构建[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3期

9 李江;;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投资和消费的一致性[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10 张国献;李玉华;张淑梅;;论民生视域下包容性增长的实践取向[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颖;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1031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31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2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