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环境污染物排放现状与排污权交易实践
本文关键词:陕西省环境污染物排放现状与排污权交易实践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对未来环境变化研究的共识,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也被认识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共同承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保护环境和治理的同时,达到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已经成为经济学、环境学等相关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当前以及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环境容量是有限的,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对污染物总量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国外学者以及政府等共同推动了排污权交易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我国排污权交易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但却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环境问题。陕西省2005年以前排放二氧化硫的企业基本集中在关中,陕北、陕南很少,全省的二氧化硫减排也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随着减排力度不断加大,集中在关中地区的落后产业经过结构调整,一方面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产业结构,另一方而大幅度减少了主要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的排放。陕北煤、油、气、盐等优势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在全省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陕北能源经济将继续高速发展,形成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2010年以来陕西省共成交二氧化硫排污权指标18574.8吨,氮氧化物3419.2吨。陕西省排污权交易政策法规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排污权交易中,对所有新建以及需要总量的项目,严格执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进一步优化交易程序,使陕西省排污权交易更完善,更细致。开展陕西省首次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污权交易,实现4项主要污染物的全部有偿使用。将4项污染物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污权收储和排污权交易支出情况建档,做到收支清楚,并做好已交易企业的跟踪档案。
【关键词】:环境 排污权交易 陕西省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19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9-12
- 1.3.1 国外相关研究9-10
- 1.3.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10-12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2-14
- 第二章 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4-34
- 2.1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量14-16
- 2.1.1 污水排放量14-15
- 2.1.2 化学需氧量15
- 2.1.3 氨氮15
- 2.1.4 总氮15
- 2.1.5 总磷15
- 2.1.6 重金属(砷、汞、铅、总铬、镉)15
- 2.1.7 二氧化硫15
- 2.1.8 氮氧化物15
- 2.1.9 烟尘15-16
- 2.1.10 粉尘16
- 2.2 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16-24
- 2.2.1 重点调查单位16
- 2.2.2 重点源用水及废水产排情况16-18
- 2.2.3 重点源废气中污染物产排情况18-22
- 2.2.4 工业固废重点污染源22-23
- 2.2.5 工业危险废物重点污染物23-24
- 2.3 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24-29
- 2.3.1 畜禽养殖业25-28
- 2.3.2 水产养殖28
- 2.3.3 种植业28-29
- 2.4 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29-30
- 2.4.1 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29-30
- 2.4.2 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30
- 2.5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30-34
- 2.5.1 设施数量和区域分布30-31
- 2.5.2 污水处理厂31
- 2.5.3 垃圾处理厂31-32
- 2.5.4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32-34
- 第三章 陕西省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分析34-42
- 3.1 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分析34-35
- 3.2 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35-38
- 3.2.1 是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管理的要求35
- 3.2.2 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要求35-36
- 3.2.3 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的需要36-37
- 3.2.4 是降低社会平均污染成本的需要37
- 3.2.5 是筹集污染治理资金,促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的重要手段37-38
- 3.3 开展排污权交易的意义38-39
- 3.3.1 有利于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8-39
- 3.3.2 有利于煤化工产业科学发展39
- 3.4 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的条件基本成熟39-42
- 3.4.1 政策支持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的重要保障39-40
- 3.4.2 实施严格的总量控制制度是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前提,排污总量削减是目的40-41
- 3.4.3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的经济条件41
- 3.4.4 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的市场条件已基本具备41-42
- 第四章 陕西省排污权交易实践42-53
- 4.1 排污权交易主体的确定42
- 4.2 政府职能的确定42-43
- 4.3 排污权交易制度43-44
- 4.4 排污权交易流程44-45
- 4.5 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45-50
- 4.5.1 平台总体框架45-46
- 4.5.2 技术路线46-47
- 4.5.3 系统内容和功能47-50
- 4.6 排污权交易实践50-53
- 4.6.1 陕西省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50-51
- 4.6.2 排污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宗慈;王绍武;徐影;任国玉;罗勇;高学杰;;近百年我国地表气温趋势变化的可能原因[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年04期
2 张晓文;;论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J];企业经济;2010年09期
3 马清彪;;关于构建黄河三角洲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思考[J];企业经济;2011年09期
4 向辽元;星;;近55年中国大陆气温突变的区域特征和季节特征[J];气象;2006年06期
5 叶闽;杨芳;王孟;;长江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设计研究[J];人民长江;2011年02期
6 陈庆能;沈满洪;;排污权交易模式的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2009年10期
7 郭兰平;刘冬兰;;妨碍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制度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06年12期
8 周志;;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我国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存在的问题[J];特区经济;2011年02期
9 周剑芬,管东生;森林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晓绩;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安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排污权交易有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巫锡平;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宋世雄;基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企业排污战略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雯;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谭玉华;佛山高明“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成金;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实践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潘运华;长株潭地区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罗晓燕;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交易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娄光源;我国区域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U,
本文编号:1044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4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