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及其实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0:38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及其实现研究
【摘要】:劳动历来是人类研究的一个永恒范畴。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获得了突破性的理论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都对劳动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做了经济学的解读,例如他们提出了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量决定了价值的大小,并对交换价值同使用价值做了有效的区分。德国古典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劳动进行了研究,如康德提出了实践理性,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正是对这些理论进行扬弃,才形成了自己的劳动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劳动的研究首先开始于劳动在人类发生学中的价值,它将人从动物界中区分开来;其次是在吸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异化劳动观念和劳动价值理论。这对当时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重大的意义,,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存在的基本矛盾,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现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较之于马克思经典作家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又有了新内涵和新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经济制度发生了变化,进而分配制度也进行了变革,结果就是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及积极的参与社会分配,新的劳动阶层的活跃在了社会舞台上。当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是此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相反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劳动理论的体现。对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劳动中的一些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中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劳动 劳动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的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14.2;F123.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第一章 绪论8-11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9
- (三)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9-11
- 1.研究价值9-10
- 2.创新点10-11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的理论来源11-16
- (一)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的研究11-13
- (二) 德国古典哲学中劳动的定位13-16
- 1.康德的实践理性13-14
- 2.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14-16
- 第三章 马克思劳动观16-29
- (一) 马克思劳动观对劳动内涵进行的科学阐述16-20
- 1.劳动的定义、本质及特征16-18
- 2.劳动的主要内容、作用及变化发展的趋势18-19
- 3.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19-20
- (二)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20-24
- 1.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批判20-21
- 2.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地位21-24
- (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24-26
- 1.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内容及其进步性24
- 2.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作用24-26
- (四) 劳动与唯物史观的进一步发展26-29
- 1.劳动在人类发生学中的意义26
- 2.劳动在人类发生学中意义的研究评述26-29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29-35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新变化29-32
- 1.劳动制度基础的变化29-30
- 2.劳动主体的变化30-31
- 3.劳动成果分配方式的变化31-32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面临的理论困境32-33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现实境遇33-35
- 1.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33
- 2.就业形势严峻,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得不到基本保障33-34
- 3.创新型劳动者缺乏,劳动者自身的劳动素质偏低34-35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实现35-41
- (一) 要坚持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35
- (二) 将市场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的结合起来35-37
- (三) 实现充分就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37
- (四) 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指导,倡导全社会树立新型劳动观37-39
- (五) 国家要高度重视发展知识劳动,大力鼓励创造性劳动39
- (六) 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实现劳动关系法治化39-41
- 第六章 结语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家祥;;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历史演变[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3 王海锋;;马克思的劳动概念[J];东岳论丛;2010年01期
4 林丽英;;正确认识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J];传承;2008年08期
5 施戍杰;;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点再认识[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3期
6 杨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解读及其启示[J];学理论;2009年25期
7 毛勒堂;;劳动正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伦理诉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05期
8 潘天强;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9 韩官却加;;加强新社会阶层中的统一战线工作[J];攀登;2009年06期
10 谭培文;;对和谐社会的利益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新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建君;[N];光明日报;2003年
2 余源培;[N];联合时报;2007年
本文编号:1045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04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