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河网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经济损失估算研究
本文关键词:平原河网区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经济损失估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法 负荷估算 经济损失
【摘要】:平原河网区域河流众多,水流平缓,水环境承载力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平原河网水系水污染问题严重。本研究选择苏南长江流域典型平原河网区雪堰镇和苏北沿海平原河网区长荡镇为代表性研究区域,雪堰镇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达,为经济发达地区;长荡镇地处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农业是当地重要经济支柱。雪堰镇和长荡镇农田、畜禽养殖及农村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处理率低,农业非点源污染相对较重,也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平原河网区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估算了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比较分析了两个代表性城镇农业非点源污染差异,并首次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经济损失进行估算,为制定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估算非点源污染经济损失提供技术依据。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选择资料易得、计算简明的Johnes输出系数法对雪堰镇和长荡镇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分析比较了两镇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差异,利用影子工程法和替代价格法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雪堰镇2008年农业非点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分别为140265kg、21447kg、607430kg;入河量分别为66970kg、6722kg、275781kg。长荡镇2010年农业非点源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分别为922453kg、325509kg、3892290kg;入河量分别为217600kg、40756kg、806467kg。长荡镇农业非点源污染明显比雪堰镇严重。由于两地产业结构、农业耕作模式、农户生产生活习惯、污染物处理率以及政府管理力度的不同,雪堰镇与长荡镇农业非点源污染存在较大差异。雪堰镇农业非点源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所占比例分别为53.2%、54.0%,总磷(TP)主要来自于畜禽粪便,比例为62.3%。从各项污染指标来看,农村生活和畜禽粪便是雪堰镇农业非点源污染产生的主要来源,农田径流污染所占比重最小。长荡镇农业非点源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主要来自于畜禽粪便,所占比例分别为74.3%、94.9%、78.1%,然后依次是农村生活、农田径流。由于农业种植面积、畜禽养殖数量、农村人口数量的不同,雪堰镇和长荡镇农业非点源污染地域差异较大。雪堰镇绣衣村农业非点源产生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最多,分别占总排放量的11.5%、17.7%、12.8%,然后依次是东洋湖村、万寿村。长荡镇胜利桥村农业非点源污染最严重,其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21.8%、28.0%、22.5%,然后依次是甲侯村、东厦村。 雪堰镇2008年和长荡镇2010年农业非点源污染经济总损失量分别为243.0万元、723.6万元。长荡镇各类农业非点源污染经济损失量远大于是雪堰镇。雪堰镇农村生活污染经济损失占主导地位,比例为67.3%,然后依次是土壤侵蚀、畜禽养殖污染,分别占21.7%、11.0%。长荡镇畜禽养殖污染损失最大,占50.3%,然后依次是农村生活污染、土壤侵蚀,比例分别为36.0%、13.7%。雪堰镇和长荡镇农业非点源污染经济损失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绣衣村是雪堰镇农业非点源污染经济损失最大的区域,然后依次是共建村和东洋湖村。长荡镇胜利桥村农业非点源污染经济总损失最大,然后依次是甲侯村和东厦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1;X1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朝辉;陈蓓青;程学军;梁东业;;土地利用变化对长阳县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1期
2 李荣刚,夏源陵,吴安之,钱一声;江苏太湖地区水污染物及其向水体的排放量[J];湖泊科学;2000年02期
3 曹慧,杨浩,赵其国;太湖丘陵地区典型坡面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J];湖泊科学;2002年03期
4 唐寅;张志强;武军;张燕;刘晨峰;姚安坤;陈左思南;;密云水库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0年06期
5 杨引禄;冯永忠;杨世琦;曹艳春;刘强;杨改河;;宁夏黄河灌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年01期
6 于涛;孟伟;Edwin Ongley;郑丙辉;邓义祥;;我国非点源负荷研究中的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7 王晓燕;张雅帆;欧洋;阎育梅;;最佳管理措施对非点源污染控制效果的预测——以北京密云县太师屯镇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1期
8 王少璇;冯民权;武新朝;;汾河流域(运城段)非点源污染负荷研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9 曾海鳌;吴敬禄;林琳;;~(137)Cs示踪法研究太湖流域土壤侵蚀分布与总量[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02期
10 熊忙利;黄汉军;赵战峰;;对咸阳市畜禽粪便污染环境问题的初探[J];家畜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勇;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陈学华;ArcGIS支持下的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16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