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财富与时间

发布时间:2017-12-02 01:23

  本文关键词:财富与时间


  更多相关文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财富 时间 当代意义


【摘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最后问世的一部重要手稿。自1858年创作完成到1953年第一个德文重印本出版,《手稿》实际上经历了“百年孤独”,将近有一个世纪的时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自1953年以来在六十年的《手稿》研究史上,形成了两个基本研究路径:一是围绕《资本论》解读《手稿》,此种研究路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并不赋予《手稿》以“自主性”,而是将其视为《资本论》的一个草稿。二是按照《手稿》本身的逻辑解读《手稿》,此种研究路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将《手稿》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本,并且认为其理论视野超出了《资本论》所能涵盖的范围。本文是对《手稿》开展“自主性解读”的一个初步的尝试。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手稿》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手稿》的独特价值也日益被揭示出来。《手稿》被誉为是“马克思所有著作中最基本的著作”和“马克思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最为丰富的马克思思想”,反映了“马克思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质与核心”,构成了“马克思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中心”、“马克思思想的中心点”和“马克思革命思想的顶点”,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成熟”,“也是现时代理解‘未知的马克思’的一部最重要的文献”。在某种意义上,《手稿》堪称是重新思考和理解马克思的一座“思想富矿”。 本文认为,在《手稿》茂如密林一般的思想迷宫中,蕴含着两条密切相关的思想线索:第一条思想线索沿“财富问题”而展开,通过这条线索,《手稿》不但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批判,而且揭示了未来社会的财富规定;第二条思想线索沿“时间问题”而展开,通过这条线索,《手稿》不但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批判,而且揭示了未来社会的时间规定。 如果说第一条思想线索,即财富线索,构成了《手稿》批判的“明线”,那么,第二条思想线索,即时间线索,则构成了《手稿》批判的“暗线”。如果说财富批判(明线)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的“现象批判”,时间批判(暗线)则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的“本质批判”。从前者向后者的过度,实际上是《手稿》从对资本主义的“现象批判”向“本质批判”的一种内在的提升。 借助第一条线索,《手稿》通过对商品、货币和资本这三种资本主义财富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深入批判,揭示了商品的秘密、货币的质变和资本的界限,剥去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神秘外衣,从而将资本主义财富生产方式的内在危机完整地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未来的社会主义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财富观,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被凸现了出了来,并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解答。 借助第二条线索,《手稿》进一步揭示出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时间结构,从而将第一条线索所展示的财富批判逻辑提升到了时间哲学的高度。由此出发,《手稿》还对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的时间结构展开深入的批判性考察,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在时间的地平线上被深刻地揭示出来。与此同时,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具有的“自由时间”属性也被呈现出来,并使“自由时间”成为人们观察和考察未来社会的一个坐标。 《手稿》所揭示的财富问题和时间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它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财富创造和分配、自由时间与人的生存状态,乃至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等,均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卢卡奇对《资本论》及手稿的伦理学解读——以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为分析资源[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2 孙承叔;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J];东南学术;2005年02期

3 周成启;;《资本论》第一稿中的货币理论及其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4 赵洪;《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形成史上的地位[J];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04期

5 顾海良;;通向《资本论》的思想驿站——读《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3期

6 秦美珠;论人的自由个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读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童世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矛盾[J];红旗文稿;2008年10期

8 王东;林锋;;《资本论》第一手稿的五大哲学创新——《1857—1858年手稿》的重新定位[J];江汉论坛;2007年06期

9 张有奎,秦鸿滨;超越经济学的视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哲学解读及其当代意义[J];江淮论坛;2003年01期

10 张奎良;马克思时空观新论[J];江海学刊;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243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243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