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当代劳动问题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基于“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当代劳动问题的思考 出处:《学理论》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以来人类的实践发展不仅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也使异化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性进行了论述,通过借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中国当代劳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化劳动"理论给予中国当代劳动的启示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避免劳动产品的异化;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生产过程的异化;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克服人的本质异化;建构新型人际关系,共创和谐社会,克服人和人关系的异化。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 s practice has not only brought great spiritual wealth and material wealth since the 20th century , but also made it a new form of expression . By using the theory of Marx ' s alienated labor and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labor in China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theory of " alienated labor " to the contemporary labor in China :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workers and to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labor products ; to carry out the human - oriented principle , to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s ; to construct new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to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 and to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and human relations .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分类号】:F249.21;F091.91
【正文快照】: “异化劳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纵观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该理论仍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这篇文章将“异化劳动”的相关规定性与当代中国劳动问题中的类似现象相结合进行论述,从而归纳该理论带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异化及“异化劳动”理论所谓“异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永仙;;创造美是人类不可压抑的本性——异化劳动下不自觉的美的创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2 成妮妮;;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季水河;;浅谈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学术月刊;1983年02期
4 胡宝琛;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和所谓“社会主义的异化”[J];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01期
5 李建平;;异化劳动的几个理论问题刍议——兼评所谓“社会主义异化劳动残余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6 何荣贵;;要区别异化劳动和对象化劳动[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7 陈敦源;“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庄渝霞;美的创造与异化劳动[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庄渝霞;后现代主义时期美的创造与异化劳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10 李红梅,李志英;扬弃“异化劳动”的具体形式,全面实现人的价值[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孔润年;;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伦理学意义[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2 戴生岐;;从异化劳动到实践: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孕育和形成[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3 周树智;;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哲学诞生的重大标志——兼评黄楠森先生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论的否定[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4 赵润琦;;劳动与异化劳动[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肖恩·塞尔斯;高雯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杨文极;;“异化劳动”与“以人为本”——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7 张莉;;异化劳动与休闲关系的探析——基于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思考[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8 张卫霞;;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及审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札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学明;今天,我们究竟如何看“劳动”[N];文汇报;2006年
2 李惠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产权[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青;马列劳动思想及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继承与发展[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与生态危机[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龙;劳动与自由[D];山东大学;2015年
3 费婷;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加缪“荒诞”理论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昊坤;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安平;论马克思劳动视域中人的三种存在样态[D];吉首大学;2015年
6 王芳梅;关于“马克思异化劳动”诠释的当代路径探究[D];江南大学;2016年
7 赵欢;异化劳动及其根源探论[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8 孙成竹;论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及其运思方式[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佳灵;论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及其当代意义[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熊小果;论异化劳动和劳动解放[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90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39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