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系统新型定量研究方法综述
本文关键词: 定量分析 整合 产业生态系统 核算框架 弹性 出处:《生态学报》2017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产业生态系统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术界、产业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对于充分利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科学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产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定性较多,包括概念,特点,建设原则和经营理念的描述,而定量较少。然而,产业生态系统在发展当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实际问题,急需加强对其定量研究,从而发现、提高和改进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及效率,增强可持续性。从近些年生态学的先进理论成果入手探讨了定量研究产业生态系统的一些方法——能值、(火用)、生态足迹和生态信息的方法。对这些方法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实践应用和适用特点依次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并基于3个基本原则(生态维度和经济维度的整合,系统长期的恢复力,系统的广度和强度性质)对各个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旨在为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方向和理论指导。
[Abstract]:Study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academia, industry, to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 reduc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the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re of great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he industry ecosystem of many, including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escription and quantitative less. However, the industrial ecosystem development also appeared a large number of practical problems, the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quantitative study, which found that,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of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 enhance the sustainability. From the advanced theory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ecology discusses some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industrial ecosystem the energy value (exergy), the metho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heory, method,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reviewed and concluded in detail, and based on 3 basic principles (integratio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dimensions of long-term system recovery, system breadth and strength properties) of each method a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ion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eco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48)
【分类号】:F06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敏;许长新;;基于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1期
2 吴鹏举;郭光普;;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培育及其平台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3 郭京福;毛海军;王建斌;;产业生态系统的特性与实施对策[J];学术交流;2010年09期
4 王静远;;产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循环模式及路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30期
5 李春发;王向丽;;基于生态学的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基本架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肖松文,张泾生,曾北危;产业生态系统与矿业可持续发展[J];矿冶工程;2001年01期
7 王晓凤,周庞,王晓华,赵晖;浅析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J];经济师;2002年01期
8 赵宗更,王晓凤,郭凤兰;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系统模型初探[J];经济师;2004年03期
9 张青;许谋;李克荣;;矿区产业生态系统构建[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10 韩凌;;对产业生态系统规模经济特征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海兵;杨蕙馨;吴炜峰;;价值链断裂、新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与我国企业全球研发[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张汉江;李海霞;;构建和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3 武慧君;;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生态系统构建[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峰 通讯员 陶青 赵军宝;构建支持创业创新的产业生态系统[N];杭州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梁爽;打造智能文印产业生态系统[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
3 ;专家“把脉”推广“北斗”应用 需要多方共建“北斗产业生态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计世资讯;数据产业应注重“链条”效应[N];网络世界;2011年
5 吴钢;平台运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竞争焦点[N];人民邮电;2010年
6 本报记者 胡晓虹 宋显晖 见习记者 魏康;建设一区多园 发展特色产业[N];珠海特区报;2012年
7 记者 刘小荣;江西慧谷用友南昌产业园开工[N];江西日报;2011年
8 黄芳 记者 陶婧;江西慧谷—用友南昌产业园项目开工[N];南昌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勇;生态茶产业大有可为[N];铜仁日报;2011年
10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 孙会峰;构建自主信息产业生态系统迫在眉睫[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艳丽;纺织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D];东华大学;2012年
2 鲍丽洁;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邓华;我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攀;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石家庄产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演进仿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唐岩;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静怡;中美网络广告产业生态系统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王向丽;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5 伍琴;产业生态系统的演进及其供应链管理战略[D];湖南大学;2006年
6 杨建超;基于能值的产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7 程静跃;舟山群岛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董雪静;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高新区发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韩腾越;产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物流企业商业模式演化过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10 金明;基于汽车产业的企业生态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06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50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