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生态效率视角下的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对比

发布时间:2018-03-13 16:19

  本文选题:绿色发展 切入点:生态效率 出处:《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单一的经济增长视角拓展到多维的生态效率视角来考察资源诅咒是否成立,对于区域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的数据包络模型测算2001年-2011年中国省域生态效率,比较了资源开发型和资源利用型区域的生态效率差异,测度了规模效应的贡献,提出并利用结构控制法构造对照样本,考察了资源开发型区域中两类部门的效率差异及其贡献。研究发现:基于经济增长维度的比较表明资源诅咒现象不明显;资源利用型区域的生态效率平均为资源开发型区域的1.6倍以上,表明基于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多维视角时资源诅咒现象显著存在。对资源开发型区域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其生态效率有60%以上来源于规模效应,且其资源利用部门的效率严重低于资源开发部门的水平,对总体生态效率的贡献不到40%。资源诅咒现象和生态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不是资源开发,而是资源丰裕环境下的资源浪费行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改变资源开发策略,而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whether the curse of resources holds from a singl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rowth to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The new data envelopment model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China from 2001 to 2011. The difference of ecological efficiency betwee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compared, the contribution of scale effect is measured, and the control sample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structure control metho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iciency differenc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of the two sectors in the resource-developing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enomenon of resource curse is not obvious by comparing the dimension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average ecological efficiency of the resource-utilizing region is 1.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source-exploiting reg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resource curse exists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of econom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More than 60% of its ecological efficiency comes from the scale effect,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department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source development department. The main reason for resource curse and low ecological efficiency is not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but the waste of resourc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abundant resource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not to change the strategy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Instead, it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GL03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1059)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3052)
【分类号】:F0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言秋;;资源开发型投资的体制困境与破解之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秦世华;;资源开发型企业要注重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S1期

3 周文涛;邸俊鹏;方晓彤;;甘肃资源开发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1期

4 ;开发指南[J];中国科技信息;1990年09期

5 谢秉毅;;基于旅游资源开发型的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云南建水为例[J];现代商业;2011年1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成员 高锋 柯淑娥 纪昱 牛润霞 苏振锋;资源开发型县域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N];陕西日报;2012年

2 西矿;矿冶企业:凸现优势 做大做强[N];青海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金湘邋浦超;外资资源开发型企业的管理视角[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记者 高开升;民营经济:作别“端资源饭碗”时代[N];鞍山日报 ;2006年

5 记者 刘彦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小城镇建设[N];黄冈日报;2007年

6 本报通讯员 夏富青;从资源开发型向循环经济型迈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省委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我省县域经济与先进省份的差距[N];河北日报;2013年

8 记者 张雷;新疆首条民营铁路铺轨合龙[N];新疆日报(汉);2014年

9 李晓光邋通讯员 韩心泽 余红洲;精英聚首 为打造目的地城市支招[N];郑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薛广勤;乡企发展重在实现制度创新[N];山西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文伟;中国资源开发型企业的“走出去”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张勤;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7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07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e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