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美“出口翻倍”计划浅析

发布时间:2015-03-08 15:21

摘 要:美国自金融危机以来,失业率居高不下,2009年更是达到10%,美国政府寻求各种途径促进就业,在这种背景下,刚当选不久的奥巴马总统在2010年国情咨文中提出5年内将美出口翻倍,以支持200亿就业岗位,这样雄心勃勃的计划,在美国国内一片哗然,肯定怀疑声鹊起。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样的计划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它最终的目的所至。

关键词:“全民出口倡议”;人民币汇率;经济结构转型

  一. 引文
  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发表国情咨文讲话。面对医疗改革方案受挫、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支持率下滑,昔日以沉稳冷静著称的奥巴马这次恰似慷慨激昂的斗士,言辞更显犀利,目标明确及充满挑战,提出美国5年出口翻倍计划更显雄心。
  “第三,我们需要增加出口。因为出售到其它国家的产品越多,那么我们在美国本土提供的工作岗位就越多。所以今晚,,我们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将在未来五年实现出口总额翻一番,这一增长将会为美国创造200万的就业岗位。为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会推行一项全民出口倡议帮助农场主和小型企业增加出口.并改革出口控制,保障国家安全。
  我们必须如竞争对手所做的那样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如果其它国家纷纷达成贸易合作,而我们只能坐在一旁观望,这就等于在失去创造就业的机会。当然,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必须严格执行协议使合作者能够遵守贸易规则。我们将会继续推进多哈回合以便打开新市场,同时加强与亚洲及像韩国、巴拿马和哥伦比亚这些重要贸易伙伴各国之间的联系。”
  二.案例详解
  促出口不是空中楼阁,从“全民出口倡议”提出的那一刻起,美国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向“5年内出口翻番、并创造200万就业机会”的宏伟目标直追猛攻。
  1.2010年3月11日,奥巴马签署了总统令(executive order)
  总统令指明法律支持包括美国1992出口促进法( Export Enhancement Act of 1992 )、301条款等。
  通过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克服进入新贸易市场的壁垒,并使用其他措施,寻找全民出口倡导途径。其目的明确,即通过促进出口来促进就业。
  2.组成出口促进内阁(export promotion cabinet)。出口促进内阁由美国全政府高层官员组成:美国务卿,财政部长、农业部长、商业部长、劳工部部长、管理及预算办公室主管、美贸易代表、总统经济政策助理、国家安全部部长、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进出口银行行长、中小企业委员会会长、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主席、美国贸易和发展机构主管以及由总统不时指定的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机构、办公室成员。内阁可以组建分组织并且要与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Trade Promotion Coordinating Committee ,TPCC)合作。
  3.全民出口倡导协议致力于:
  (1)中小企业出口。内阁成员应当在TPCC协助下,设计对中小企业的出口援助项目,包括在第一时间给出口商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协助现有出口商在国际市场寻找出口机会。
  (2) 联邦支持。内阁成员在TPCC协助下,最大利用联邦现有资源去帮助美国公司出口。
  (3) 贸易代表团。 商务部长,在TPCC协助下,并且在一定程度下,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官员及私人部门的帮助下,保证美国政府贸易代表团有效促进美国公司的出口。
  (4)商业宣传。内阁成员在其他部门的协助下,和商务部的外销推展中心(Advocacy Center)协作,保证联邦政府的商业宣传有效促进出口。
  (5)增加信贷。进出口银行的主席在出口促进内阁的协助下,增强向中小企业加大贷款的可行性。
  (6) 宏观平衡. 财政部长在出口促进内阁成员的协助下,通过G20金融峰会或其他机制下,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和发展。
  (7)消除贸易壁垒。美国贸易代表,在其他内阁成员的协助下,为我们的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拓展新市场,降低明显的贸易壁垒,加强贸易协定。
  (8)促进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内阁成员要构建促进服务业贸易发展的框架,包括必要的政策和出口促进工具。
  4.奥巴马在3月11日进出口年会上给出一些政策细节:
  (1)重设总统出口委员会(President's Export Council);这一私营部门性质的顾问小组将由波音公司(Boeing Co., BA)首席执行官Jim McNerney和施乐公司(Xerox Co., XRX)首席执行官Ursula Burns领导。
  (2)给进出口银行提供每年20亿美元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资金,并将在2011年增加出口推广计划资金至1.34亿美元。
  (3)确保妥善执行现有的贸易协定,并将推动批准未决的与韩国、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协议。推动多哈回合和区域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制造业协会最新报告估计更新出口限制法会使GDP到2019年上涨640亿,并在制造产业创造16万新岗位。)
  (4)采取新措施改革美国出口管制制度,加强了对敏感“两用”技术向如伊朗和北朝鲜国家的限制。该措施对关键的技术和产品加强控制,但加速了某些产品的出口(手机或者网络的机密技术)。
  (5)出口主要目的地:亚太地区 。推进环太平计划,并表示于4月访问印尼和澳大利亚(由于美国内医改,被延期)。
  (6)重申人民币汇率要走向市场导向行。
  三 美国内评论
  自从5年出口翻倍计划提出,美国内评论沸沸扬扬,对其可实现性大家各持己见:
  1.肯定 :
  美国商会发言:出口翻倍计划是可行的,出口翻倍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发生过,最近从2003年的1亿到2008年的18亿多,出口也几乎翻倍。
  出口占美国GDP的11%,而中国和欧洲这个比例达到40%,加拿大,印度,日本分别为36%、22%、16%。美出口有很大上涨空间。有国际分析机构指出,美元每贬值1%,就会提升1500亿至2000亿美元的出口。
  “出口使得企业将商品销售出国门,这样使得他们提高生产率、销量和就业人数,出口企业的工人和产量平均达到非出口企业的2倍,并且他们支付给工人更多的工资,提供健康保险、退休金计划。出口企业的高生产率使得其更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Howard Rosen
  “商务部的美国及外国商业服务中心构建了包括美国109个地区及77个外国的美大使馆和领事馆的网络中心去指导企业出口的每一步,从怎样出口到运输和后勤问题。
  通过NEI,联邦政府将以各种形式扩大贸易倡导努力,包括:教授美国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的机会,为美国公司直接联系新客户,更有力培养美国公司签订合同的兴趣。NEI的附加特权包括增加额外的信贷,尤其为小中型企业出口,并保证自由和公平的进入国外市场。”
  ——美国商务部部长Gary Locke
  “NEI是个单一的、全面的策略,以促进美国出口、就业。它将协调和杠杆有关公共和私营企业资源,推动和促进了美国商品和服务的销售”
  “大约58%的美国出口商只出口到一个市场,想想这个国家利益。如果我们在一起可以帮助企业出口到两个或更多的市场在那里世界中95%的消费者不是我们的顾客”
  ——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主席Sánchez
   “商务部的国际贸易管理的委员会(ITA)的贸易协定合规程序( Trade Agreements Compliance Program )有助于美国出口商和投资者寻找来自外国政策的贸易壁垒的解决方法,并且确保外国遵从贸易协议中对美国的义务。”
  “贸易协定合规程序对ITA消除贸易壁垒的任务来说是至关重要任务分解,是达到总统促进国家出口以维持和促进就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副国务卿Francisco Sánchez
  美驻华使馆提供的资料显示,早在3月初,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就向国会提交了《2010年总统贸易政策日程》,内容涉及促进多哈回合谈判、减少贸易壁垒,进入亚太市场等。3月中旬,美国一手策划的“泛太平洋伙伴”计划进入首次磋商;次日,美国农业部向日本政府施压开放农产品市场;在与印度签署“贸易与投资合作框架协定”之后,美贸易代表柯克出访欧洲“求”贸易“盟友”;3月末,美国农产品和技术出口壁垒的报告出炉,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4月初,美国三大信用卡商联合要求中国开放其信用卡市场;4月8日,美财长盖特纳突访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向高点。
  这一切都说明美出口翻倍计划在紧锣密鼓的执行并且可行:一、美国的贸易政策逐渐明朗、细则频出,多边、双边一起发力,信号作用明显,可促进国内市场信心的提升;二、美国的出口战略同打开海外市场相挂钩,并非无源之水;其三,沿袭上届政府的“弱势美元”策略依旧盛行,美元贬值也将大大提高其出口的比重。
  2.否定:
  否定怀疑之声似乎更大,各方评论不绝于耳,总结否定缘由,有以下几点:
  (1)2009年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大概为15亿,在2015年达到30亿,就需要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是全球GDP增长的3倍, 在过去50年里,美国商品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0%,从2000年到2008年出口额实际增长35%。要在5年内翻倍,是不符合实际的。
  (2)没有明确进口政策,真正控制国内进口消费,出口翻倍才能促进就业
  (3)美元贬值不一定促进出口,还可能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 Jimmy Carter总统时期,1978-1979美元危机,美元对日元贬值一半,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经济陷入停滞。)
  (4)对跨国公司等的减税计划,将引起巨大的政治抗议。政治和经济上都达成一致的计划是很难实现的。
  (5)帮助中小企业出口,加大向其贷款力度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理想中的个别指导是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最终反而得不偿失。即使在“让工作重回美国”信号的强推下,美国没有竞争优势的一些中小企业的确获得了出口升级机会,本国的产品开始替代别国的产品。美贸易量虽然得以扩大,却并非强大的国际分工的产物。这是一种倒退的行为,并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进出口贷款在过去一年有65%都流向一个企业:波音)
  总之,促进出口的同时要控制进口,这无疑要抑制美国内的消费,对于长期习惯超前消费的美国人,难度可想而知,并且抑制国内消费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抵消出口扩大对就业的促进,本身就是进退维谷,而现阶段的关键是要重塑健康金融市场,调整产业贸易结构,只有这样形势才能明朗。
  四 对中国影响
  中美贸易多年顺差,一直是美国心头之痛,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影响美国制造企业及工人就业”,中国持有美国巨额国债“威胁美国金融安全”。
  自去年以来,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制造”频频出招,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仅2009年一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就发起了10宗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两宗反倾销调查、1宗特保调查,涉案金额约60亿美元,同比上升近700%。去年9月,中美之间著名的“轮胎特保案”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除此之外,美国商务部还连续对中国环状焊接碳素钢管、薄壁矩形钢管和复合编织袋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双查”。
  2010年3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和磷酸盐等产品征收初步反补贴关税。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和磷酸盐等商品征收的关税为初步反补贴关税,其中对中国铜版纸平均加征8.4%的关税,对中国出口的磷酸盐、化肥和食品添加剂等商品征收109%的关税。
  特别当奥巴马提出出口翻倍计划以来,对中国汇率制度指责不断爆出:
  2月3日,奥巴马高调表态,将对人民币汇率采取较强硬措施,“以确保我们的货品价格不会被人为推高,而他们的货品价格被人为压低”。
  2月25日,美国15名参议员联合致信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信中称,“商务部未能认定中国操纵汇率,实际上是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变相补贴”,他们对此“非常忧虑”。
  当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也要求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提高灵活性”,称这将有助于避免出现经济过热现象。
  近来,一些议员不断向美国财政部施压,要求财政部在将于4月中旬公布的“汇率操纵国”名单中加上中国。
  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在增大,美国从各方面促进出口,美中贸易出现预料之中的变化:今年1月上海海关对美实现进出口总值7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但在同期关区前5大贸易伙伴中增速最低,其中对美出口的增长更是只有6.5%。广州海关的统计结果也非常类似,今年1月广州海关对美贸易总值虽比去年同期增长8.3%,但在对香港、欧盟、美国等3大贸易伙伴的贸易中增幅最小,比同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总体增幅低25个百分点。
  而中国对外贸易也首现逆差:4月10日,中国海关公布了3月份以及一季度的贸易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进出口商品总值为2314.6亿美元,增长42.8%;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同比增长66%,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如果人民币真的向美等其他国家期望所致,迅速升值,后果不堪设想:
  人民币压力测试结果称,若人民币短期内升值3%,可能导致家电和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下降最多达50%。该报指出,对于日用陶瓷企业而言,能承受的升值幅度仅为1个百分点。
  此外,人民币若迅速升值,亦将对纺织品出口商造成严重打击,因这些企业平均纯利润率仅为3-5%。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而言将是场灾难。
  五 思考
  奥巴马的贸易政策使我们不得不联想16年前同样雄心勃勃的克林顿,同处在美国医改争辩、失业民怨、经济低迷不振时期,面对2009年国内达到10%的失业率,奥巴马向克林顿一样同样强调出口对就业的促进。
  同样在任职时的第一篇国情咨文,克林顿提出“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努力创造未来的高薪就业机会,那是我们竞争者正在做的事情”并宣称 “经济增长前所未有的依赖开辟新的国外市场和扩大世界贸易量”。
  于 1993年9月正式启动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National Export Strategy》),提出一个公式:出口=就业
  根据1992年《出口促进法》,组建21个“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TPCC)同时组建“外销推展中心”(Aavocacy Center),提供资讯及加强国际之间联系。
  克林顿时期的美国贸易是成功的,贸易和投资越来越多,成功打开国内国际市场,促进就业:
  (1)美国贸易模式发生变化
  进出口规模:贸易总额从1992年的9779亿美元到2002年的18502亿美元
  贸易结构:农业、制成品、服务业出口上涨,纺织和服装业、钢铁业出口下降。
  (2)美国国际竞争力提高
  1993年至1997年,就业增加1030万,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60万 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现充分就业。
  (3)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技术外溢,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
  那么对于奥巴马出口翻倍计划,笔者认为有很多需要深思:在提出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背后,目标是就业,而目的却是带动美国经济结构转型。
  早在去年11月2日,奥巴马就说到“今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美国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此举表明,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推行“全民出口倡导”中,更是强调对中小企业扶持。在美国,中小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占企业总数的99.7%,占所有企业收入的40%,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美国政府把中小企业作为再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中小企业寄予厚望。2009年3月,奥巴马宣布计划从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中划拨部分款项(约7.3亿美元)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2009年10月,奥巴马宣布一项支持小企业发展新计划,以帮 助 小 企 业 渡 过 信 贷 紧 缩 难 关 。2009年12月,奥巴马政府计划将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的剩余资金用于扶持小企业,旨在遏制失业率高企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不良后果;还准备要求国会对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进行修正,放宽将施加给小企业贷款机构的薪资限制及其他限制。美国政府还多次敦促美国银行为那些有可能增加就业机会的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并且为中小企业出口提供更多技术和贷款“一揽子”支持。
  除此,美国经济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2009年2月,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智能电网、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全民出口倡导”对这部分企业出口促进,也从侧面体现其经济转型的用意。
  克林顿上台时期的衰退与现在大不相同,贸易状况也大相径庭,克林顿让美国人走过一段黄金6年,与其贸易政策密不可分,那么奥巴马能走向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Annie Lowrey. “Can Obama really double exports in five years?”[N],2010.3.
[2]Helene cooper. “Obama sets ambitious export goal”[N].2010 .2.
[3]Alan Tonelson. “Double exports or double-talk”[N].

本文编号:16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