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难点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period, dogmatism and pragmatism must be abandoned and several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must be solved. Although Marx and Engels' thinking methods belong to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here are als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o we should go back to Marx's understanding of his classic works.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e ne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five-stage theory and three-stage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st 30 years should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different tasks of the times.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ownership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we must get rid of the shackles of utopian socialism.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现祥;马克思理论对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4期
2 让·克罗蒂·迪劳内;周平轩;;现代马克思理论中的国家[J];海派经济学;2006年03期
3 耿建涛;聂民玉;;试析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两个思想资源[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于洋;高东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规定[J];中外企业家;2013年26期
5 让·克罗德·迪劳内;丁晓钦;;非物质生产概念及马克思理论[J];海派经济学;2010年02期
6 卢现祥;;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J];中国经济问题;1996年05期
7 卢现祥;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06期
8 黄涛;;对次贷危机的反思——基于创新马克思理论的视角[J];经济论坛;2009年20期
9 冯秀清;;基于马克思理论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读及启示[J];商业时代;2012年31期
10 王振中;;一位马克思理论信仰者的杰作[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啸霆;;重读恩格斯——全球化背景下诠释和发展马克思理论的必然选择[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终身特聘教授 姜义华;历史研究是马克思理论贡献的科学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包心鉴;准确把握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N];人民日报;2007年
3 吴晓明;重新发现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N];学习时报;2011年
4 许恒兵 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纯粹地强调“还原马克思”绝非理论发展的科学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陆遥译;当前危机导致马克思理论的回归[N];经济参考报;2009年
6 [法]Jean-Claude Delaunay;国家在现代马克思理论中命运如何[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包海山;改革具有层次 基础决定全局[N];鄂尔多斯日报;2012年
8 聿戈;哲学究竟要告诉人们些什么?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N];山西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国东;论马克思理论的哲学属性和科学属性[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2 王洁;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冲;马克思理论对近代人道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义桂;马克思理论观探析[D];武汉大学;2005年
5 原嘉菲;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道德问题[D];郑州大学;2012年
6 姜文英;马克思自由思想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王淼;马克思理论的现代性意蕴及其当代启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邓方园;马克思就业理论视野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考[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4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26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