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及其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19-07-21 07:16
【摘要】: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形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大重要政策。 本文首先就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我国的分配实践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然后从多方面比较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不同,提出了两者结合的客观必然性;接着,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创新实践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本文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具体形式、两者相结合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坚持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确保论文思想上的纯洁性、方法上的正确性和内容上的科学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经济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持历史和逻辑的内在统一;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对问题的分析既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又要全面、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014.4
本文编号:2517007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F0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强,周艳;收入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2 孙启明,刘炳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个基础[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11期
3 杨欢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涵意、条件与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4 黄家骅;改革20年来中国居民对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的透析[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04期
5 张作云;生产要素收入分配论[J];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08期
6 施皓明;路径依赖与股份合作制[J];东南学术;2000年01期
7 罗洁敏,徐育才;股份合作制运行机制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1999年09期
8 杨明洪;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深层思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4期
9 武建奇,李维华;论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兼论按资分配的功能与效应[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10 余新平;股份合作制改造与规范运作[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2517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51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