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本文关键词: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的产生及演化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是欧洲国家为了调和战争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而发明的。这种新的国家方式较之传统的农业帝国有很大的优势,从而促进了传统的农业国家想工业国家转轨,而共产主义则是这种转轨的产物。纳粹则是德国寻求其政治地位、摆脱传统强国束缚的产物。由于民主和产权保护是市场运行的必要条件,如果中国想要实行市场经济,则必须保护公民财产安全,这将是中国今后政治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地理环境 资本主义 纳粹 共产主义 产权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91.349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1章 引言10-11
- 第2章 文献综述11-18
- 2.1 制度经济学的心理学基础研究综述11-12
- 2.2 制度经济学理论综述12-18
- 第3章 制度的形成18-26
- 3.1 人的合作性本能18-19
- 3.2 有限理性19-21
- 3.3 制度的产生21-26
- 第4章 制度的演变26-54
- 4.1 制度变迁的原因26-29
- 4.2 采食时期的制度29-37
- 4.2.1 采食时期的生存方式29-33
- 4.2.2 采食时期的制度33-37
- 4.3 农业时期的制度37-54
- 4.3.1 农业的产生37-39
- 4.3.2 私有制的出现39-41
- 4.3.3 奴隶制41-43
- 4.3.4 帝国制43-45
- 4.3.5 民族国家45-54
- 第5章 制度的作用方式54-63
- 5.1 改变信息集54-58
- 5.1.1 道德54-57
- 5.1.2 法律57-58
- 5.2 改变认知习惯58-63
- 5.2.1 伦理58-59
- 5.2.2 宗教59-63
- 第6章 结束语63-64
- 参考文献64-75
- 致谢75-7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翟继光;;论经济法的运行机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陈彬;;论WTO的“自给自足性”——从“自给自足体系”概念出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5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能为;康德哲学的理论构想与现代回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容华;刘国华;;有限理性的澄明及其对会计行为规范化的影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马建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刑罚执行——论强化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邓华宁;芮锦伟;;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永庆;;公共文明建设中的荣辱观教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9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陈永慧;;文明秩序助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浅议“排队推动日”活动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作用[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熊颖哲;政治思想的演变:欧文·克星斯托的右翼化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的兴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郭亚超;建国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