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跨国公共产品:必然性与意义析论

发布时间:2020-07-11 17:28
【摘要】:国际公共产品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来源为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公共产品概念。公共产品是指国内公共产品,与国内问题的研究相联系,后经学者的类比而进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领域,发展为特指全球层次上的"国际公共产品",并逐渐被纳为"霸权稳定论"的核心概念。在现实条件下,霸权稳定前提下的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不能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因而引入"跨国公共产品"概念,并对其产生的必然性与意义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聂宏毅;肖铁峰;;日美同盟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亚太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7年08期

2 张建新;霸权、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物品供给的多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8期

3 刘鸿武;;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晓龙;东亚区域主义与中国周边外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江雪茹;世界多样性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深层联系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张熠;从第三次中东战争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J];阿拉伯世界;2004年05期

5 沈文辉;;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6 范鸿达;洪正;;中国在中东的风险分析:以海湾地区为例[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4期

7 赵继显;;国际权力基础与伊拉克战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8 侯发兵;王安平;;国际冲突的蛛网模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吴疆;王先丽;;“新布什主义”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晨;;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和谐世界理念的实践——以非传统安全问题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3 林民旺;;国内观众成本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4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6 马健;;当前美欧关系演变规律探究[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7 杨原;;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8 周忠菲;;如何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东亚集体行动的可能性[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董彦良;;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秦国的兴起[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10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勇;东亚共同体建构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龙植;中韩两国海上灾难处理合作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彭震;“中国威胁论”——影响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0年

5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6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宗禧;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国家安全观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周金玲;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持久不决之原因的政治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邢西敬;国际政治格局新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树秀;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大众传媒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曹筱阳;;美日同盟:面向21世纪的全面调整[J];当代亚太;2006年09期

2 菲力普·于贡 ,刘北成;东亚经济的增长、危机与复苏[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04期

3 刘鸿武;民族文化关系结构的独特性与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发展[J];思想战线;1996年02期

4 刘鸿武;对20世纪黑非洲现代化进程的两点认识[J];西亚非洲;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2750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50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