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1:05
【摘要】: 我国社会和经济转型经过近30年的积累、深化,已经逐步触及经济制度的本质。不管是从改革攻坚还是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社会和经济转型都已进入关键阶段,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国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正在引起普遍的关注和讨论。因为伴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可以与地方利益协调一致,互相促进,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在转型期间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不仅要考虑与上级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与所辖地区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的利益取向究竟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做出调整,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如何摆正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本文的研究目标非常简单,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各个利益层次,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博弈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最终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地方利益这个大局的观点。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范式来分析地方政府的利益构成,并就每一个利益构成进行具体的理论上的阐述,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本质。在对地方利益的阐述上,认为地方福利的最大化是整个地方利益的核心,并从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两个角度加以深层次分析,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做出种种努力去实现地方福利的最大化,否则地方居民有可能采取“用脚投票”的方法。在对地方政府部门利益的阐述上,认为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应该与地方利益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产生地方政府部门的X-低效率、越位和缺位、自我扩张和膨胀、以及大量的设租和寻租行为,然而这并不符合地方政府部门的长远利益。在对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阐述上,认为理性的地方政府官员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可能会采取搭便车行为和寻租行为,这就有必要在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下规范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并运用标尺竞争机制为规范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指引合理的方向。 第六章从理论上对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失灵。在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下,认为市场的缺陷并不是将问题全部交给地方政府处理的充分理由,必须尽可能缩小地方政府的干预范围,提倡非政治化,将一部分公共服务生产移交给私营部门。即使最终需要地方政府的干预,也要严格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将其行为集中指向改进和完善各种约束规则方面,通过完善规则来改进政治和经济绩效。 第七章通过具体的地方政府活动对地方政府利益取向进行博弈分析,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倾向。通过四方当事人三层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模型,不仅明确了地方政府官员与供应商的总体寻租规模和双方对租金的分配比例,而且规定了双方的寻租收益与风险;不仅肯定了寻租行为会给地方政府部门和地方居民带来相应的揭发和监督成本,而且给出了在给定监管力度与惩罚力度时各方的最优选择及均衡支付。而要对寻租行为形成有效威慑,并降低寻租行为的发生概率,要么地方政府部门和地方居民增加对寻租行为的监管力度,要么地方政府部门增加对地方政府官员与供应商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对地方政府有关活动进行博弈分析,特别是对地方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在信息对称或者信息不对称两种情况下的具体分析,有助于人们明白为什么地方政府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依赖正确的利益取向。 第八章依据有关具体的统计数字,分析作为一个特殊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利益取向的影响和决定机制。随着我国加大对权力寻租行为的打击力度,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会逐渐走向规范和透明,对地方利益的侵蚀和影响逐步减少,对经济体制和经济规则的破坏力不断缩小,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决定和影响也会不断缩小。但是各种数据表明,腐败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地方利益不断遭到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残剥。为此,地方政府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地方利益的整体水平,为地方居民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再次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证实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必须服务于并服从于地方利益这个大局。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25;F062.6
【图文】:

社会消费品,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定资产投资方面(如下表8.5和下图8.4所示),地方政府逐渐扩大投资规模,近几年来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方面是为政府政绩的需要,另一方面各地固定资产的投资确实能够增进地方的007年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达到137324亿元,是2001年的3.7倍。城镇投资117414亿元,t匕上年增长25.8%;农村投资19825亿元,19.2%。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7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283亿元,t匕上年增长33.3%;西部地区28194亿元,t匕上年增长2表8.52001一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年年份份200111200222200333200444200555200666定资产投资(亿元)))3721444435000055567777047777887744410999888上年增长(%)))13.11116.99927.77726.66626.00023.999图8.42001一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和图,地方政府,预算外支出,预算外资金


现在将中央和地方预算外资金收支总额和比重(表8.3、图8.3和表图8.9)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从1978年到1993年,地方政府扮演了“”的角色,为地方国有企业提供保护和支持。当然,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间是互利的,地方政府可以将国有企业的留成利润划入预算外收入,以此国有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地方国有企业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税特殊保护。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将地方国有企业的留成利润从地方外收入中划拨出来,地方国有企业的预算独立出来,直接由财政部支配府的预算外收入和预算外支出在1994年前后突然出现了第一次大幅,预算外资金收入由1992年的2147.19亿元下降到1993年的1186.64亿外资金支出由1992年的2057.09亿元下降到1993年的11巧.43亿元。1997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和预算外支出曲线出现了第二次下跌,资金收入由1996年的2945.68亿元下降到1997年的2680.92亿元,预算出由1996年的2803.40亿元下降到1997年的2541.63亿元。这是由于规定将13项政府基金都统一从预算外划归预算内管理。然而这项规定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小晴;张日芬;;公共建筑投资项目寻租行为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竹屹;;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分析历史街区改造困境——以上海舟山路、多伦路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公安;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刘卫东;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需选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刘洁;中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机理及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丹丹;利益视角下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双重行为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赵丛;中国政府组织机构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居欣;转型期中国政府专卖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鸿炜;公共政策执行:以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视角分析[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0年

5 梁崇佳;财政分权背景下辽宁省政府投资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马春燕;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黄伦涛;地方政府合作中的利益共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郭宁;我国城市流动摊贩治理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孙文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4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754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