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23:01
本文关键词:协商民主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治理新形式,其重要价值基础包括理性、平等与自由。这里的理性具体指公共理性,即涵盖了个体理性、公共性与论据的辩证性等;平等不仅指决策制定过程中相同的准入机会、获取信息的渠道还包括信息解析能力、知识结构以及影响力的平等等;自由在这里主要侧重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等。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当前中国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中存在种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协商民主的价值基础对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构建、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探究协商民主视域下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应首先梳理协商民主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同时分析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尝试将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以期促进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优化。在协商民主视野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包含需求表达机制畅通、公共协商机制健全、供给决策机制完善以及执行机制高效等。另外,在具体的尝试构建中还需结合中国实际,以便能够真正的促进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
【关键词】:协商民主 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F0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7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6
- 1.2.1 协商民主基本理论概述9-14
- 1.2.2 公共产品理论概述14-15
- 1.2.3 简要评价15-16
- 1.3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16-17
- 第二章 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基础17-22
- 2.1 理性17-18
- 2.2 平等18-20
- 2.3 自由20-22
- 第三章 协商民主视域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基本范畴22-33
- 3.1 公共产品概念22-23
- 3.2 公共产品供给23-26
- 3.2.1 公共产品供给模式23-24
- 3.2.2 公共产品供给效率24-25
- 3.2.3 公共产品供给规模25-26
- 3.3 公共产品供给优化26-28
- 3.3.1 公共产品人民平等共享26-27
- 3.3.2 公共产品供给以公共利益为导向27-28
- 3.3.3 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协商多元化28
- 3.4 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优化28-33
- 3.4.1 平等参与:需求表达机制畅通28-30
- 3.4.2 自由交流:公共协商机制健全30-31
- 3.4.3 理性决策:供给决策机制完善31-33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及其问题33-40
- 4.1 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缺陷33-35
- 4.1.1 需求表达机制不畅通33-34
- 4.1.2“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34-35
- 4.1.3 政府垄断性供给机制35
- 4.2 具体问题35-40
- 4.2.1 公共产品供需错位35-36
- 4.2.2 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36-37
- 4.2.3 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37-38
- 4.2.4 公共产品供给财政力度不足38-40
- 第五章 国外代表性国家公共产品供给机制40-46
- 5.1 美国自由主义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40-41
- 5.2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41-42
- 5.3 瑞典社会民主主义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42-43
- 5.4 国外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对中国的经验与借鉴43-46
- 第六章 协商民主视域下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运行46-54
- 6.1 民意测验与收集46-48
- 6.1.1 民意表达与沟通46-47
- 6.1.2 偏好显示47-48
- 6.2 协商与决策48-49
- 6.2.1 质疑与审议48-49
- 6.2.2 评价与决策49
- 6.3 执行与监督49-51
- 6.3.1 决策执行49-50
- 6.3.2 民主监督50-51
- 6.4 公共产品供给评估51-54
- 6.4.1 评估反馈51-52
- 6.4.2 修改完善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8
本文关键词:协商民主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8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