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7-04-03 02:15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立论基础,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进入二十世纪中后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革命的到来,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知识经济和第三产业日益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面对新的社会条件,一些人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资本主义工业大机器时代的同期产物,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社会生产方式,,其科学性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一些旧的资产阶级价值理论经过“改头换面”意图趁机替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历史地位。而我国一些学者也由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忽视,也出现了有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性的错误认识。 本文从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背景与重要内涵出发,抨击了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谬误,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时代科学性。以重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为起点,落脚于如何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决当前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上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重新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价值,证明其新社会背景下的科学性,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分配差距,促进分配公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科学性 分配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4.7;F09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重要内涵11-15
  •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的社会背景11-12
  •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12-13
  •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涵13-15
  •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5-27
  • (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15-17
  • (二)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和发展17-20
  • 1. 科技劳动创造价值17-18
  • 2. 第三产业价值创造的本质来源18-20
  • (三) 对当前主流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理论的批判20-27
  • 1. 资本主义边际效用论的谬误20-21
  • 2. 对国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偏颇观点的批驳21-27
  • 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我国现行分配制度中的运用与发展27-37
  •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内涵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关系27-31
  • 1. 按劳分配并非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教条”27-28
  • 2. 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内在逻辑联系28-30
  • 3. 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支撑”30-31
  •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走出困境的指导意义31-37
  • 1. 当前分配体制下出现的问题31-32
  • 2. 对分配不公存因的分析32-34
  • 3.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走出分配制度改革的困境34-37
  • 结束语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林;;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J];社科纵横;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83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