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走向共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现实贫富分化问题

发布时间:2017-04-03 20:09

  本文关键词:走向共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现实贫富分化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本质特征,内在地构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要旨,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均有着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经济基础。但是,在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如何公平分配蛋糕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果现实中贫富差距不仅未能缩小,反而有不断拉大趋势的话,那么这将在相当程度上埋下了社会矛盾冲突与仇恨的种子。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因此,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重新阐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四个部分阐述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第一部分阐述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背景,邓小平共富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大同”思想,也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同时也吸取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益的经验教训。 第二部分论述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阐述了共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共富的实现基础。共同富裕是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统一,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现出共富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而不应是同时同步富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追求同时同步富裕所导致的将是共同贫穷。共同富裕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式,在以往的社会中没有实现,而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主导地位成为现代化建设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三部分分析了共同富裕实现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有许多方面的表现,本文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个人收入之间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入手,并阐述贫富差距所造成的危害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对解决贫富分化的方法进行了些有益的探讨。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制度基础,因此在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并在社会分配方式及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只有在一个良性的经济发展体系中才能最终推动中国社会向共同富裕迈进。
【关键词】:共同富裕 贫富分化 公有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4.7;F091.9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背景10-18
  • 1. 理论背景10-14
  • 2. 时代背景14-18
  • 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内容18-34
  • 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18-22
  • 2.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22-29
  • 3. 共同富裕的实现基础29-34
  • 三、共富目标下的贫富分化问题34-46
  • 1. 贫富分化的表现34-37
  • 2. 贫富分化的危害37-42
  • 3. 贫富分化的原因42-46
  • 四、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方法论探析46-54
  • 1. 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46-47
  • 2. 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分配正义47-50
  • 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50-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8
  • 后记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贤娇;;包容性增长:共同富裕实现的新方式[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2 李祥;;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论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张晓东;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J];江海学刊;2005年04期

4 陈映;;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学解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3期

5 张晓东;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当代形态——试论邓小平的道德观[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顾光青;;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6期

7 郭军;;“先富共富论”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8 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J];群言;2002年06期

9 龚云;;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1期

10 申文明;;浅谈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11期


  本文关键词:走向共富: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现实贫富分化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84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