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评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5:18

  本文关键词:评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问世以来,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争论中,“转形问题”一直居于中心地位。争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论》一、三卷是否矛盾的争论;第二阶段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两个总量”能否同时相等的争论;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多余的争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场争论中,庞巴维克已经接触到这个问题,但他着意于强调马克思整个体系的矛盾,而没有具体分析马克思转化理论本身的逻辑结构;希法亭对庞巴维克的反驳的着眼点也是如此。唯有鲍特凯维茨把对马克思转化本身的逻辑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且提出了他的批评和修正意见。鲍特凯维茨1906-1907年发表了两篇批评庞巴维克的论文:《马克思体系中得价值与价格》,《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基本理论结构的修正》,论文中鲍特凯维茨企图用数学形式证明:马克思的转化理论尽管存在投入品没有按生产价格计量的转化问题,,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依旧成立,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不存在相互排斥。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在其解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名著《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中,以整整一章的篇幅系统介绍了“价值到价格的转化”,中心内容就是对鲍特凯维茨关于马克思转化理论的修正的系统评价、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于是激起了新一轮关于“转形问题”研究的争论。 本文将全面分析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是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是国内外学者对鲍特凯维茨研究的评价;三是评鲍特凯维茨的转形问题研究;四是评国内学者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学说。这些内容将系统的分析鲍特凯维茨的转形思想,及对其思想做一科学、合理的评价,指出其思想的科学之处和不足之处。 系统、科学的评价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鲍特凯维茨的转形思想,而且有助于纠正国内外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于转形问题理解的偏见,从而坚持正确的马克思转形理论。
【关键词】:转形理论 再生产条件 伪转形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 引言8-11
  • (一) 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8-9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9-11
  • 1. 主要内容9
  • 2. 研究方法9-10
  • 3. 创新之处10-11
  • 二、 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11-17
  • (一) 鲍特凯维茨的转形模型11-14
  • 1. 价值与价格(生产价格)偏离11-13
  • 2. 鲍特凯维茨总结出的马克思转形模型13-14
  • 3. 鲍特凯维茨转型模型14
  • (二) 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决定的研究14-17
  • 三、 国内外学者论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17-22
  • (一) 国外学者论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17-19
  • 1. 斯威齐(Sweezy)17
  • 2. 温特尼茨(J.Winternitz)17-18
  • 3. 梅(K.May)18
  • 4. 道布(Mourice H.Dobb)18
  • 5. 米克(R.L.Meek)18-19
  • 6. 塞顿(Seton)19
  • (二) 国内学者论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19-21
  • 1. 肯定鲍特凯维茨在完善马克思转形理论方面所做的贡献19-20
  • 2. 批判鲍特凯维茨转形理论20-21
  • (三) 对国内外学者论述的简评21-22
  • 四、 评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22-31
  • (一) 评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体系中价值与价格的研究22
  • (二) 评鲍特凯维茨的转形模型22-26
  • 1. 鲍特凯维茨转型模型的科学之处22-23
  • 2. 鲍特凯维茨转形模型的缺陷和不足23-26
  • (三) 评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平均利润率决定的研究26-31
  • 五、 评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学说31-42
  • (一) 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学说的比较31-33
  • 1. 冯金华教授“伪问题”学说的证明过程31-33
  • 2. 余斌教授“伪问题”学说的提出33
  • (二) 两种“伪问题”学说的比较33-34
  • (三) 评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学说34-40
  • 1. 评冯金华教授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学说34-36
  • 2. 评余斌教授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学说36-40
  • (四) “转形问题”及解决40-42
  • 1. 转形问题是存在的40-41
  • 2. 转形问题的解决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46
  • 后记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堡骏;是马克思只走了半程吗?─—关于转形问题答西方学者[J];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2 丁堡骏,黎贵才;转形问题真的“最终解决”了吗?——评张忠任先生关于转形问题的解法[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3 胡代光;;转形问题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法——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一书[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4 丁堡骏;;一个真实的经济学命题和一个伪证的学术否定——评冯金华《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5 丁堡骏;;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是如何被引入转形研究领域的[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6 丁堡骏;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新探[J];当代经济研究;1994年06期

7 冯金华;;价值转形:一个伪问题[J];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8 冯金华;;不必要的生产价格——再论价值转形是一个伪问题[J];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9 冯金华;;生产价格会偏离价值吗?——三论价值转形是伪问题、兼评几种偏离系数转形模型[J];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10 张忠任;转形问题的最终解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评鲍特凯维茨对马克思转形理论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293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6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