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消费社会视域中的贫困问题

发布时间:2021-04-19 04:21
  以消费为核心,鲍德里亚和鲍曼指出现代社会的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进而指认了消费社会的特征与内涵。二者通过对消费社会中贫困问题的反思,分别从主客体的角度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从文化符号批判出发,鲍德里亚提出"返璞归真"以消解贫困;从消费主体的境遇出发,鲍曼呼吁人道主义以关照"新穷人";二者同源异流、互相补充,具有极强的批判性。然而,从唯物史观来看,双方依然站在主体与客体、生产与消费对立的立场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只能够提供"批判的武器"。为此,我们依然需要回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揭示符号意识形态、贫困与新穷人等问题的根源,辩证理性地看待消费,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合理可行的中国方案。 

【文章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消费社会”的指认与批判
    (一)法国思想界与“消费社会”
    (二)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
二、“消费社会”中的贫困问题与新穷人
    (一)鲍德里亚消费理论中的贫困问题
    (二)鲍曼消费观中的新穷人
三、回到马克思:再思消费社会中的贫困问题
    (一)鲍德里亚与鲍曼:消费社会中贫困问题的两种维度
    (二)回到马克思:关于消费与贫困的反思



本文编号:3146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146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d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