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1:19
孙中山是我国20世纪第一位历史伟人。 孙中山早年就立志“再造中华”,终生又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他一生除了为推翻满清朝廷和军阀专制政权而奔走革命外,还博采古今中外各种经济学说,比较中外不同经济体制,就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全面的规划。他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广泛涉及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与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中国农工商业的发展与改造、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与管理、各种经济关系的协调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历史前提等一系列基本经济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在解决近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为中国和世界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参照与实践模式。 纵观近80年来国内外众多的孙中山思想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对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仍有着重要理论价值的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是整个研究成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人们一直视“孙中山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往往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前提出发,对孙中山在为中国经济发展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几乎不屑一顾;尤其在一度强调封闭式的自力更生、以...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第一章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经济发展思想的源流
第三节 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
第四节 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
第二章 孙中山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
第一节 确立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开发与利用我国西部资源
第二节 引进与利用国外资源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四章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为实业之母”
第二节 “555计划”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3路”为轴线的开发模式
第五章 国家财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
第三节 建立金融机构“刻不容缓”
第六章 农业经济发展思想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农业发展的“243计划”
第三节 强化对农业的科学管理
第七章 工商业经济发展思想
第一节 工业经济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商业经济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资本的“节制”与“发达”互补
第八章 经济发展思想中的城市论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之状况
第二节 论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
第三节 论中国城市的规划与管理
第九章 经济发展思想中的协调论
第一节 经济利益间的协调
第二节 经济结构间的协调
第三节 两个文明间的协调
第十章 余论
第一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首创性
第二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性
第三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局限性
附录一: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年表
附录二: 主要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评孙中山的集产社会主义思想[J]. 任军. 中州学刊. 2000(03)
[2]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J]. 许亚绒,山笑.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9(04)
[3]孙中山的近代化经济策略思想简评[J]. 张玉山,张文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4]对孙中山“经济利益调和”论的再认识[J]. 黄明同. 广东社会科学. 1999(01)
[5]发展教育 振兴中华──孙中山教育思想评议[J]. 孙映江.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1999(01)
[6]孙中山教育改革思想初探[J]. 范征南.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04)
[7]孙中山与二十世纪的中国[J]. 韦杰廷. 求索. 1998(04)
[8]论孙中山的经济平等思想[J]. 唐宝富,程曦. 江苏社会科学. 1997(04)
[9]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J]. 饶怀民,吴科达.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4)
[10]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述略[J]. 杨晓东. 苏州大学学报. 1997(03)
本文编号:321647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第一章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经济发展思想的源流
第三节 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
第四节 研究经济发展的方法
第二章 孙中山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
第一节 确立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三章 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开发与利用我国西部资源
第二节 引进与利用国外资源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四章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为实业之母”
第二节 “555计划”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3路”为轴线的开发模式
第五章 国家财政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
第三节 建立金融机构“刻不容缓”
第六章 农业经济发展思想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农业发展的“243计划”
第三节 强化对农业的科学管理
第七章 工商业经济发展思想
第一节 工业经济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商业经济的发展思想
第三节 资本的“节制”与“发达”互补
第八章 经济发展思想中的城市论
第一节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之状况
第二节 论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发展
第三节 论中国城市的规划与管理
第九章 经济发展思想中的协调论
第一节 经济利益间的协调
第二节 经济结构间的协调
第三节 两个文明间的协调
第十章 余论
第一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首创性
第二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性
第三节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的局限性
附录一: 孙中山经济发展思想年表
附录二: 主要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评孙中山的集产社会主义思想[J]. 任军. 中州学刊. 2000(03)
[2]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J]. 许亚绒,山笑.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999(04)
[3]孙中山的近代化经济策略思想简评[J]. 张玉山,张文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4]对孙中山“经济利益调和”论的再认识[J]. 黄明同. 广东社会科学. 1999(01)
[5]发展教育 振兴中华──孙中山教育思想评议[J]. 孙映江.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1999(01)
[6]孙中山教育改革思想初探[J]. 范征南.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04)
[7]孙中山与二十世纪的中国[J]. 韦杰廷. 求索. 1998(04)
[8]论孙中山的经济平等思想[J]. 唐宝富,程曦. 江苏社会科学. 1997(04)
[9]孙中山对外开放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J]. 饶怀民,吴科达.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04)
[10]孙中山经济建设思想述略[J]. 杨晓东. 苏州大学学报. 1997(03)
本文编号:3216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1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