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21:16

  本文关键词: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面临着国际气候谈判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为了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和碳交易市场,湖北省是首批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 本文在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外以及湖北省碳排放交易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在计算并分析了湖北省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后,从交易主体、交易对象、总量控制、市场交易管理、初始分配、监管等方面对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构建提出了相应建议,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2005年湖北省终端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5027.40万吨,2010年达到24509.38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0.28%。影响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二者排放量占总量比例之和接近90%。其中第二产业的排放量最多,但处于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排放量所占比例虽然远低于第二产业,但其增长速度非常显著,增长率为12.84%,第二产业增长率为9.27%。第二产业中工业是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中排放最多的前四个行业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51%。 2.湖北省将建立基于配额的强制性碳排放交易机制,其实施分三个阶段完成。2013-2015年为试运行阶段,2016-2020年为正式运行阶段,2020年以后覆盖全国,逐渐运行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试运行阶段,交易主体可以选择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行业中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8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企业;这一阶段也只选择二氧化碳作为交易对象。在交易机制正式运行以后,可以逐渐将交通运输等其他行业纳入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也可以延伸到其他五种温室气体。 3.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采用总量控制、排放交易的机制来运行。我们可以根据湖北省各交易主体的GDP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计算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预测交易主体未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确定各交易主体的碳减排目标,从而确定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总量控制目标;也可以根据交易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例,来确定个交易主体应该承担的减排任务的比例,从而确定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总量控制目标。 4.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在试运行阶段湖北省将采用基于祖父制原则的免费分配方式分配配额;在交易机制逐渐完善、正式运行以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基于基准线原则的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在正式运行阶段也可以尝试拍卖的分配方式,可以逐渐增加拍卖的份额,直至最终实现100%的拍卖。 5.湖北省环境资源交易所可以作为湖北省碳排放交易的交易平台。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但在碳排放交易机制试运行阶段政府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以保证交易价格的稳定性。在交易过程中碳排放权的储存和借贷在试运行阶段都是不被允许的。对于市场中新加入的排放主体,其碳排放权全部在市场中买入。 6.湖北省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来确保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运行。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的管理办法,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法规来保障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有效运行,并负责主持、开发并管理碳排放交易的注册登记系统,来记录参与主体的具体信息、交易记录和其持有的配额数量及其增减变化;湖北省已经建立了湖北省环境资源交易所,可以作为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场所,并以此来构建碳排放交易的交易和核算平台;排放主体核算和报告的碳排放数据必须由有资质的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核查。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 市场机制 总量控制 初始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96;F20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绪论12-21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5
  • 1. 研究背景12-14
  • 2. 研究意义14-15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2.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20
  • (四) 研究内容20-21
  • 一、碳排放交易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21-26
  • (一) 外部性理论21-22
  • (二) 产权理论22-24
  • (三) 排污权交易理论24-26
  • 二、国内外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实践情况26-35
  • (一) 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26-31
  • 1. 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26-27
  • 2. 美国碳排放交易机制27-30
  • 3. 澳大利亚碳排放交易机制30-31
  • (二) 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31-33
  • (三) 湖北省碳排放交易的实践情况33-35
  • 三、湖北省二氧化碳排放分析35-40
  • (一)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35-36
  • (二) 二氧化碳排放分析36-40
  • 1.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析37
  • 2. 不同产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分析37-39
  • 3. 不同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分析39-40
  • 四、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构建40-52
  • (一) 交易主体41-43
  • (二) 交易对象43-44
  • (三) 总量控制44-45
  • (四) 初始分配45-47
  • (五) 市场交易管理47-49
  • (六) 监管49-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谦;;清洁发展机制国内立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静云;别涛;;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中国实施的法律保障[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刘铮;陈波;;清洁发展机制的局限性和系统风险提示[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4 林云华;何聆溪;;全球碳排放交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鲁炜,崔丽琴;可交易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式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05期

6 周晓唯;张金灿;;关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1年03期

7 高广生,李丽艳;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与管理[J];今日国土;2003年Z3期

8 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任捷;鲁炜;;关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想[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徐婷婷;贾卫国;;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湖北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构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35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