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人”正名:斯密利己经济人理念的悖论解析
发布时间:2021-09-22 07:37
斯密在《国富论》里主张,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只会基于利己动机、凭借理性权衡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从而为现代经济学有关"利己经济人"的基本预设奠定了基础。但反讽的是,他在某些经典论述中又自败地否定了这一预设,不仅自发地承认了经济人也内在拥有利他的动机,而且还自觉地要求经济人遵守不可害人的正义底线。解开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悖论,有助于我们回答"看不见的手"、"经济人"与"道德人"截然二分等著名的难题。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利己经济人的理念内涵
二、经济人的内在利他动机
三、经济人的理性权衡
四、经济人的正义德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为经济学:引领经济学的未来?[J]. 周业安. 南方经济. 2018(02)
[2]“避恶”对于“趋善”的前提性意义——兼论“成功学”与“正当论”的关系[J]. 刘清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7)
[3]“斯密问题”的终结——兼论“茅于轼问题”的破解[J]. 王国乡,李高阳.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4)
[4]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及其批判述评[J]. 李黎力,张红梅.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05)
[5]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J]. 杨春学. 经济研究. 2001(04)
[6]《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J]. 朱绍文. 经济研究. 1987(07)
本文编号:3403390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利己经济人的理念内涵
二、经济人的内在利他动机
三、经济人的理性权衡
四、经济人的正义德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行为经济学:引领经济学的未来?[J]. 周业安. 南方经济. 2018(02)
[2]“避恶”对于“趋善”的前提性意义——兼论“成功学”与“正当论”的关系[J]. 刘清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7)
[3]“斯密问题”的终结——兼论“茅于轼问题”的破解[J]. 王国乡,李高阳. 社会科学战线. 2015(04)
[4]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及其批判述评[J]. 李黎力,张红梅.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05)
[5]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J]. 杨春学. 经济研究. 2001(04)
[6]《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J]. 朱绍文. 经济研究. 1987(07)
本文编号:3403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0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