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对劳动异化的现实超越
发布时间:2021-09-22 22:47
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基于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而形成的创造性成果。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论述了私有财产的关系,并初步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实现需要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为过渡,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这一阶段。马克思借由资本主义指明的人类社会的最终归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从现实来看,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导致的是两极分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通过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共同富裕对两极分化的取代,体现的是共享发展对马克思所批判的劳动异化的现实超越。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劳动向人的本质复归:自由的社会性劳动对异化劳动的超越
二、生产资料向集体复归: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主体地位的超越
三、人的解放的复归:共同富裕对两极分化的超越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J]. 张雷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09)
本文编号:3404514
【文章来源】:江淮论坛.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劳动向人的本质复归:自由的社会性劳动对异化劳动的超越
二、生产资料向集体复归: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主体地位的超越
三、人的解放的复归:共同富裕对两极分化的超越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J]. 张雷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09)
本文编号:3404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0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