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发展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分配与会计处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碳市场发展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分配与会计处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气候变暖已对人类的生存、社会发展等方面构成了严重威胁,气候问题致使海平面上升,使干旱、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不得不让人类开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警觉性。国际组织及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相继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强制减排责任,这些国际法律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国际碳市场特别是基于配额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效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但与此同时,由于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交付、交易和处置的复杂性,给现有的会计体系带来了很大困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碳市场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针对我国面临的巨大减排压力,构建基于配额的碳市场,走低碳经济模式道路是必然选择。因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正是着眼于低碳经济模式下这一新兴的碳市场,以经济学和会计学相结合的角度,对碳排放权的分配与会计处理进行研究。以排污权交易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期权理论为出发点,对配额市场下的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了理论分析。从实践现状研究出发,对国际碳市场的产生、国际碳市场交易体系、交易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对国内碳市场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构建我国基于配额的碳市场的必要性,深入剖析了配额市场下碳排放权的分配模式,以EU ETS为切入点,对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分析了期权机制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指出了期权机制的应用优势,提出了碳排放期权的含义,运用期权定价法对碳排放权的定价进行了理论探讨。深入研究了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问题,包括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以及披露。在对碳排放权资产归属的理论争议的基础上,说明了碳排放权适合确认为无形资产的观点。提出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分为碳排放的计量和碳排放权交易的计量,并对其定义以及计量方式分别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账户、账务处理对碳排放权会计记录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对碳排放权的披露采取表内和表外相结合的方式,并概括性地总结了披露内容。
【关键词】:碳市场 碳排放权 初始分配 会计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5;X1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11
- 1.3 研究意义11-12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17-19
- 1.5.1 研究内容17-18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8-19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19-28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24
- 2.1.1 碳会计19
- 2.1.2 碳排放权19-21
- 2.1.3 碳市场21-23
- 2.1.4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23-24
- 2.2 相关基础理论24-27
- 2.2.1 排污权交易理论24
- 2.2.2 产权理论24-25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25-26
- 2.2.4 期权理论26-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3 国内外碳市场发展现状概述28-38
- 3.1 国际碳市场发展现状28-32
- 3.1.1 国际碳市场的产生28
- 3.1.2 国际碳市场交易体系28-30
- 3.1.3 国际碳市场交易现状30-31
- 3.1.4 国际碳市场发展趋势31-32
- 3.2 国内碳市场发展现状32-33
- 3.2.1 建立了基于CDM项目的碳市场32
- 3.2.2 成立了国内碳交易所32
- 3.2.3 自愿减排市场初步形成32-33
- 3.3 我国碳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33-35
- 3.3.1 碳交易法律体系不完善33-34
- 3.3.2 缺乏合理的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34
- 3.3.3 缺乏碳排放权交易的定价机制和主动权34-35
- 3.4 我国建立基于配额的碳市场的必要性35-37
- 3.5 本章小结37-38
- 4 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38-47
- 4.1 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38-42
- 4.1.1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式比较38-40
- 4.1.2 国际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式分析——以EU ETS为例40-41
- 4.1.3 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式设计41-42
- 4.2 期权机制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42-46
- 4.2.1 期权机制的应用优势42-43
- 4.2.2 碳排放期权基本含义43-44
- 4.2.3 期权定价法44-46
- 4.3 本章小结46-47
- 5 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47-62
- 5.1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47-50
- 5.1.1 碳排放权的资产属性47-48
- 5.1.2 碳排放权的资产类别48-50
- 5.2 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50-59
- 5.2.1 碳排放的计量50-53
- 5.2.2 碳排放权交易的计量53-59
- 5.3 碳排放权的会计记录59-60
- 5.3.1 碳排放权的账户设置59
- 5.3.2 碳排放权的账务处理59-60
- 5.4 碳排放权的披露60-61
- 5.5 本章小结61-62
- 6 政策建议62-65
- 6.1 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62
- 6.2 加快建立和规范碳交易所62-63
- 6.3 积极发展配套的金融体系63
- 6.4 发挥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63
- 6.5 尽快制定碳排放权相关的会计准则63-64
- 6.6 本章小结64-65
-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 致谢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娜;顾凯平;;中国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2 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3 刘金芹;;浅析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10年25期
4 时军;王艳龙;;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探析[J];财会通讯;2010年25期
5 敬采云;;碳会计理论发展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10年32期
6 李晨晨;;不同市场成熟度下碳排放的会计确认与计量[J];财会月刊;2010年36期
7 申金荣;赵亦江;;我国CDM项目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年08期
8 强殿英;文桂江;;国外碳会计基本内容及对其借鉴意义[J];财会月刊;2011年12期
9 方虹;罗炜;刘春平;;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08期
10 杨继;;碳排放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应对思路[J];当代财经;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锐;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定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红梅;可交易排放许可权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张宗友;二氧化碳减排的实物期权投资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碳市场发展背景下我国碳排放权分配与会计处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