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动因、机制及制度构建: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发布时间:2017-05-05 08:14

  本文关键词: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动因、机制及制度构建: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核心卡特尔”指竞争者之间达成的反竞争协议、协同行为或安排,包括固定价格、串通投标、限制产量、制定配额,通过划分消费者、供应商、地域或商业渠道等方式分享或分割市场。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核心卡特尔大量繁殖,在全球范围展开共谋,这不仅对各国相关产业和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害,也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核心卡特尔所带来的危害暴露出传统法律制度的不足和缺失。虽然现在各国对核心卡特尔危害性的认识日渐清晰,但要想有效规制核心卡特尔,更需要配套措施的建立健全。基于此,本论文借助经济学和法学的双重分析工具,考察研究了如何针对核心卡特尔的特性和自身缺陷,通过完善国内规制措施以及有效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打击规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提出了有关建议和设想。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有如下几点: 第一,核心卡特尔自身的不稳定性是对其进行瓦解和规制的基础。核心卡特尔成员的逐利性以及维持卡特尔组织的复杂条件和高成本使得卡特尔组织天生具有软肋,这为在制度层面对其进行规制和打击寻找到了突破口。 第二,核心卡特尔的巨大危害是对其进行规制的依据。不论从理论层面分析,还是从现实角度证明,都印证了核心卡特尔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危害,各国政府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这为国内、国际规制和合作制度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第三,核心卡特尔的举证措施是对其进行规制打击的关键。要想对核心卡特尔进行有效规制,难点和重点都落脚在如何证明核心卡特尔的存在及其危害性上。因此,包括对宽恕制度、各国及国际组织的信息交换制度的有效构建以及统一的国际规则的建立等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第四,核心卡特尔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健全是对其进行规制研究的最终目的所在。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社会公众反垄断的意识较为薄弱,相关的制度也比较欠缺,因此,只有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垄断体制,才能将核心卡特尔的危害性降到最低,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本论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研究视角上,本文系统论述了对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历史演进过程,从历史角度探讨了规制核心卡特尔的发展进程和趋势。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将法学和经济学的方法共同贯穿到对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各个主要领域,从多角度探讨了核心卡特尔规制的系列问题。 再次,在研究内容上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将重点放在对与实践密切相关的专题研究上,其中较具特色的内容包括:突破核心卡特尔存在条件的传统分析,在拆解核心卡特尔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及行为要件的基础上,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核心卡特尔的形成及维持条件;从效率考量的角度,分析了规制核心卡特尔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核心卡特尔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系统化地对核心卡特尔的调查制度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包括结构性证据判断、行为性证据判断、外部冲击证明法、推测变差识别法等间接获取卡特尔证据的方法;对宽恕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博弈论的分析工具,以反垄断法语境下宽恕制度的涵义、价值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各国的宽恕制度,理清其的沿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宽恕制度的执行者、主体、获得宽恕的行为条件、时间条件、取消宽恕的原因、宽恕制度的作用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全面梳理了目前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规制核心卡特尔的合作形式;选取了对核心卡特尔准确界定、对协同行为认定条件的明确、对宽恕制度的建立健全、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法体制的构建以及国际合作的积极参与等几个目前研究比较薄弱但极具现实意义的方面对我国核心卡特尔规制制度建立健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核心卡特尔 竞争 垄断 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38.2;F1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引言14-22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4-16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目的15-16
  • 1.1.3 研究意义16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16-18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18-20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20-2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22-34
  • 第一节 核心卡特尔的产生和维持22-26
  • 第二节 核心卡特尔的判断和证明26-28
  • 第三节 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必要性和措施28-33
  • 第四节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核心卡特尔的经济分析34-71
  • 第一节 核心卡特尔的产生和内涵34-35
  • 第二节 核心卡特尔的基本特征35-54
  • 3.2.1 核心卡特尔的主体要件35-41
  • 3.2.2 核心卡特尔的主观要件41-50
  • 3.2.3 核心卡特尔的行为要件50-54
  • 第三节 核心卡特尔的形成及维持条件54-70
  • 3.3.1 核心卡特尔的产生动因54-56
  • 3.3.2 核心卡特尔的形成条件56-59
  • 3.3.3 核心卡特尔的维持条件59-70
  • 第四节 本章小结70-71
  • 第四章 规制核心卡特尔的原因及制度变迁71-101
  • 第一节 规制核心卡特尔的理论基础71-76
  • 4.1.1 核心卡特尔的无效率性71-75
  • 4.1.2 核心卡特尔导致的寻租损失75-76
  • 第二节 规制核心卡特尔的现实原因76-88
  • 4.2.1 核心卡特尔的普遍危害76
  • 4.2.2 核心卡特尔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76-88
  • 第三节 对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制度变迁88-99
  • 4.3.1 自由发展时期(公元395年至19世纪中叶)88-91
  • 4.3.2 规制与纵容并存的时期(19世纪中叶至1945年)91-96
  • 4.3.3 严格限制时期(1945至1980年)96-98
  • 4.3.4 国际合作规制时期(1980至今)98-99
  • 第四节 本章小结99-101
  • 第五章 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国内措施101-131
  • 第一节 规制原则101-109
  • 5.1.1 本身原则和合理原则的萌芽阶段(1890年-1911年)101-102
  • 5.1.2 合理原则的普遍运用及本身原则的确立阶段(1911年-1940年)102-105
  • 5.1.3 本身原则大量适用的阶段(1940年-1960年)105-106
  • 5.1.4 合理原则的逐渐回归阶段(1960年-1980年)106-107
  • 5.1.5 二者逐渐融合的时期(1980年以后)107-109
  • 第二节 执法机构109-113
  • 5.2.1 一元化的机构设置模式109-110
  • 5.2.2 多元化的机构设置模式110-113
  • 第三节 调查方式113-125
  • 5.3.1 灵活多样的取证手段113-114
  • 5.3.2 根据间接证据进行推断114-115
  • 5.3.3 宽恕制度的运用115-125
  • 第四节 惩罚措施125-130
  • 5.4.1 惩罚措施的主要方式125-128
  • 5.4.2 惩罚力度的趋势128-130
  • 第五节 本章小结130-131
  • 第六章 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国际合作131-162
  •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31-134
  • 6.1.1 管辖权冲突131-133
  • 6.1.2 取证规则的冲突133-134
  • 6.1.3 实施救济措施上的冲突134
  • 第二节 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134-152
  • 6.2.1 双边协调机制134-140
  • 6.2.2 区域协调机制140-142
  • 6.2.3 多边协调机制142-152
  • 第三节 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及特点152-155
  • 第四节 国际合作的主要障碍155-157
  • 6.4.1 各国国情的巨大差异155-156
  • 6.4.2 国际法规制缺乏统一有约束力的多边规则156
  • 6.4.3 缺乏畅通有效的信息交换机制156-157
  • 第五节 促进国际合作的可行性方法157-161
  • 6.5.1 推动反国际核心卡特尔的国际统一立法157-158
  • 6.5.2 增加对机密信息的交换和保护158-161
  • 第六节 本章小结161-162
  • 第七章 我国核心卡特尔规制制度的完善162-192
  • 第一节 我国核心卡特尔的特殊性162-167
  • 7.1.1 初级性162-164
  • 7.1.2 短期性164
  • 7.1.3 公开性164-166
  • 7.1.4 行政管理性166-167
  • 第二节 核心卡特尔对我国的损害167-171
  • 7.2.1 国际核心卡特尔对中国的损害167-169
  • 7.2.2 国内核心卡特尔对中国的损害169-171
  • 第三节 我国对核心卡特尔的规制状况171-178
  • 7.3.1 反垄断法颁布前我国对核心卡特尔的规制171-174
  • 7.3.2 《反垄断法》对核心卡特尔的有关规范174-178
  • 第四节 完善我国核心卡特尔规制制度的建议178-190
  • 7.4.1 准确界定核心卡特尔178
  • 7.4.2 明确对协同行为的认定条件178-181
  • 7.4.3 建立健全宽恕制度181-186
  • 7.4.4 建立健全严厉的惩罚机制186-187
  • 7.4.5 构建有效的执法体制187-189
  • 7.4.6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189-190
  • 第五节 本章小结190-192
  • 第八章 结论192-196
  • 参考文献196-206
  • 致谢206-20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0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君;;美国制裁国际卡特尔的赦免制度介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游钰;;反垄断宽恕政策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邵建东;德国竞争法对“卡特尔”的调整[J];法学杂志;1995年03期

4 游钰;论价格卡特尔的界定[J];法学评论;2001年04期

5 郑鹏程;;美国反垄断刑事政策及其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郑鹏程;美国反垄断法“本身违法”与“合理法则”适用范围探讨[J];河北法学;2005年10期

7 王中美;国际核心卡特尔及其规制[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8 高长武;;当前世界粮食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J];当代世界;2008年08期

9 陈宏波,杨继福,陈丽娴;策略性垄断行为的产业组织分析和法理分析——兼谈其对反垄断规制立法的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新奥地利学派[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核心卡特尔规制的动因、机制及制度构建: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6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