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税费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税费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人类社会在生产加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资源也在迅速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愈演愈烈。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环境”一词屡次被提到,其中“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已成为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开征环境税调节排污行为并筹措专项资金用于保护环境,是当前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的必经之路。 本文立足于湖北省排污费征管实践,借鉴OECD国家的环境税相关理论及税制设计理念,从费改税的视角提出我国环境税改革的总体架构,重点探讨我国开征环境税面临的两大难题,即环境税的税制设计和税收征管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首先进行环境税税制设立内容分析,然后结合湖北省排污费征管实际,采用二次分析法,寻找从理论到实践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征管模式。本文基于环境税的特点和湖北省排污费征管实践,明确提出的“环保核定、税务征收”的环境税征管模式,将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与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方面的强制力结合起来,有效破解环境税开征的两大难题,从而使环境税开征的税制设计拥有更大的可行性。
【关键词】:排污费 环境税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196;F812.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2
- 1. 绪论12-17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5
- 1.4 研究的创新点15-17
- 2. 环境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17-24
- 2.1 环境税的意义17-18
- 2.2 环境税的理论依据18-21
- 2.2.1 外部性理论18-19
- 2.2.2 公共物品理论19
- 2.2.3 自然资本理论19-20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20
- 2.2.5 双重红利假说20-21
- 2.3 环境税与其他环境保护手段的比较21-23
- 2.3.1 环境税与直接管制的比较21-22
- 2.3.2 环境税与排污费22
- 2.3.3 环境税与排污权交易22
- 2.3.4 环境税与环保补贴22-23
- 2.4 环境税课税原则23-24
- 2.4.1 公平原则23
- 2.4.2 效率原则23
- 2.4.3 法定原则23-24
- 3. 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现状24-30
- 3.1 我国环境税制体系24-25
- 3.1.1 环境税的税制启蒙阶段24
- 3.1.2 环境税形成雏形阶段24-25
- 3.1.3 环境税的发展阶段25
- 3.2 我国排污费制度25-27
- 3.2.1 我国排污费制度的法律基础26
- 3.2.2 我国排污费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6-27
- 3.2.3 我国现行排污费管理制度27
- 3.3 湖北省排污费征管模式27-28
- 3.4 现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8-30
- 3.4.1 现行环境税制名不副实29
- 3.4.2 排污费作用有限难当税收重任29-30
- 4. OECD国家环境税实践及启示30-36
- 4.1 OECD国家环境税起源与发展30
- 4.1.1 初步酝酿阶段30
- 4.1.2 广泛发展阶段30
- 4.1.3 成熟完善阶段30
- 4.2 OECD国家环境税课税实践30-32
- 4.2.1 OECD国家环境税制度建立的原则30-31
- 4.2.2 挪威的环境税收政策31
- 4.2.3 美国的环境税收政策及碳税修订条例31-32
- 4.3 OECD国家环境税成效分析32-33
- 4.3.1 环境税的环保效应分析32
- 4.3.2 环境税的财政效应分析32-33
- 4.3.3 环境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33
- 4.4 OECD国家环境税经验及启示33-36
- 4.4.1 税费形式的选择与取舍取决于各国国情33-34
- 4.4.2 在税率的确定上以定额税率为主,并多采用试错法34
- 4.4.3 税收征管以降低征管成本为原则34
- 4.4.4 在税收收入使用方面体现“收入中性”的原则34
- 4.4.5 利用环境税的效应注重对新能源产业的培育34-36
- 5. 我国环境税费改革的总体框架36-46
- 5.1 我国环境税费改革的时代背景36-37
- 5.1.1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36
- 5.1.2 治理环境污染的迫切要求36
- 5.1.3 为国家治理环境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36-37
- 5.2 环境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37-38
- 5.2.1 公平有效、统筹兼顾37
- 5.2.2 防治结合、有效调控37
- 5.2.3 设计科学、合理负担37
- 5.2.4 立足国情、循序渐进37
- 5.2.5 注重协调、配套改革37-38
- 5.3 环境税费改革的目标和方案设计38-39
- 5.3.1 改革目标38
- 5.3.2 环境税的选择方案38
- 5.3.3 排污税费制度的改革方案38-39
- 5.4 环境税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及税目39-41
- 5.4.1 征税对象39
- 5.4.2 征税范围39-40
- 5.4.3 税目40-41
- 5.5 环境税的计税依据41-42
- 5.5.1 计税依据的数量单位41
- 5.5.2 计税依据的确定41-42
- 5.6 环境税的税率42-43
- 5.7 环境税的税收优惠43-46
- 5.7.1 减免对象的设计43-44
- 5.7.2 减免条件的设计44
- 5.7.3 减免程序设计44-46
- 6. 我国环境税征收管理模式探讨46-55
- 6.1 环境税征管模式46-48
- 6.1.1 我国环境税征管模式的选择46
- 6.1.2 环境税征管流程与设计46-48
- 6.2 环境税的征收48-49
- 6.2.1 环境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48
- 6.2.2 环境税的纳税期限48-49
- 6.2.3 环境税的预缴和汇算清缴49
- 6.2.4 环境税的税收管辖49
- 6.3 环境税违法行为的处理49-51
- 6.3.1 环境税违法行为的种类及认定49-51
- 6.3.2 环境税违法行为处罚51
- 6.4 环境税的稽查、争议和救济51-55
- 6.4.1 环境税的稽查51-52
- 6.4.2 环境税的税收争议52-53
- 6.4.3 环境税的税收救济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国;环境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Z1期
2 ;我国拟征环境税 农药归类其中[J];农化新世纪;2008年11期
3 ;三部委酝酿开征环境税[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8期
4 王慧;;环境税,企业不能承受之重?[J];环境保护;2010年17期
5 张起花;;环境税胎动 油企当绸缪[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03期
6 徐艳;伍月倩;;对环境税的开征及其征管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7 朱骏武;环境税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1993年01期
8 唐受印,戴友芝;环境税对市场的积极作用[J];中国环境管理;1993年05期
9 刘晓春,李玉琪;对环境税要实行双重分配[J];环境科学动态;1995年03期
10 钟伟青;;海外的环境税[J];环境;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紫阳;沈奕红;李明;袁文祥;朱南文;;我国固体废弃物环境税征收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冯兵;;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田义文;徐晓庆;刘斌;;积极实现制度创新 建构和完善我国环境税制度[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4 李山梅;;开征环境税,促进生态文明[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张巨勇;;环境税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严立冬;屈志光;黄鹂;;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环境税改革博弈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7 王璞;;环境税理论与实践及在我国的基本构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蒋莉;;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冷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李平;;构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探讨[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周;;发达国家环境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代金;四座“大山”阻挡环境税[N];财会信报;2006年
2 记者钱铮;日本四成大企业支持环境税[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记者 厉征;环境保护部:尽快研究推出环境税[N];中国税务报;2009年
4 孙瑞灼;环境税应当尽早开征[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周锐;中国拟开征环境税[N];中国贸易报;2010年
6 田方;开征环境税可避免环境“承载阈值”[N];中国商报;2010年
7 记者 万晓娟;环境税的目的是保护环境[N];长沙晚报;2010年
8 无暇;环境税并非变相“排污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商报记者 丁开艳;开征环境税 消费者难逃成本被转嫁[N];北京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斯兰 栾焕聚;环境税 环保“良税”何时落地[N];中国改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传轩;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韩存;煤炭生产与消费环境税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雷芸;环境税正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会萍;环境税及其国际协调[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慧;环境税合法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蒋书彬;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环境税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吴立岩;中国石油税费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文晴;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税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建红;论我国环境税的立法构建[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艳;环境税实施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易远宏;环境税的设立及其经济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建新;环境税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6 陈婷;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及我国环境税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卢艳平;关于构建我国环境税体系的探讨[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琳;环境税—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9 邓尧;环境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芳;论我国环境税的设立[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税费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47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