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17 14:1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贫困问题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贫富分化的日益凸显,贫困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面对的一个难题。而要认识和解决贫困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在当前的贫困研究中,却存在着一种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为基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的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第三条道路”的贫困思想和中国的贫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初步形成了较系统的认识。 本文认为,与之前的贫困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立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研究贫困问题。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的主要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主要表现是劳动者即无产阶级的贫困,贫困问题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中的不平等,贫困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理念是坚持生产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以此为指导,本文认为“第三条道路”的贫困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忽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则是其根本缺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富分化问题形成的根源在于没有把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协调起来,而当前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生产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贫困思想 出发点 基本观点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91.91;F12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思路8-14
- 1.1 选题目的、意义8
- 1.1.1 选题目的8
- 1.1.2 选题意义8
- 1.2 有关贫困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1.2.1 思想史的研究8-9
- 1.2.2 贫困现状研究9-11
- 1.2.3 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11-12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2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关键问题12-14
- 1.4.1 研究的难点重点13
- 1.4.2 研究的关键问题13
- 1.4.3 论文创新点13-14
- 第二章 马克思以前贫困研究的视角及困境14-24
- 2.1 马克思以前贫困研究的视角14-18
- 2.1.1 宿命论14-17
- 2.1.2 人道学派17-18
- 2.2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贫困研究的缺陷18-24
- 2.2.1 没有立足于无产阶级解放研究贫困问题19-20
- 2.2.2 没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去探索贫困的根源20-21
- 2.2.3 没有从改变生产关系的角度探求贫困解决的途径21-24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研究贫困问题的出发点24-26
- 3.1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确立解决贫困问题的目标及主体24-25
- 3.2 从社会的基本矛盾出发分析贫困问题根源及解决途径25-26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贫困思想的主要观点26-35
- 4.1 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特征26-28
- 4.1.1 从主体看,贫困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贫困26
- 4.1.2 从形式看,贫困既表现为绝对贫困也表现为相对贫困26-27
- 4.1.3 从内容看,贫困既表现为生活资料匮乏又表现为社会福利不足27-28
- 4.2 贫困问题的根源和实质28-31
- 4.2.1 生产关系中的不平等:工人阶级贫困化的根源28-30
- 4.2.2 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实质30-31
- 4.3 解决贫困问题的基本理念:生产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31-35
- 4.3.1 贫困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生产关系的改变31-33
- 4.3.2 生产关系的改变以生产力和人的发展为前提33-35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贫困视角下的“第三条道路”思想探析35-44
- 5.1 “第三条道路”贫困思想产生的背景35
- 5.2 公平与包容:贫困研究视角35-37
- 5.2.1 社会民主主义的贫困研究视角35-36
- 5.2.2 新自由主义的贫困研究视角36
- 5.2.3 “第三条道路”的研究视角36-37
- 5.3 公平与包容的缺失:贫困的根源及表现37-39
- 5.3.1 经济贫困37-38
- 5.3.2 政治贫困38
- 5.3.3 社会贫困38-39
- 5.4 公平与包容的构建:贫困的解决39-42
- 5.4.1 经济措施39-40
- 5.4.2 政治措施40-41
- 5.4.3 社会措施41-42
- 5.5 “第三条道路”贫困思想的现实功能及理论缺陷42-44
- 5.5.1 “第三条道路”贫困思想的现实意义42-43
- 5.5.2 “第三条道路”贫困思想的理论缺陷43-44
- 第六章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探析44-51
- 6.1 应该重视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44-45
- 6.2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形成根源:生产力与人没有协调发展45-46
- 6.2.1 在发展方式上,重视“物”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发展45
- 6.2.2 在制度建设上,过于保障“市场”,而忽视“社会”45-46
- 6.2.3 在组织建设上,重“市场组织”而轻“社会组织”46
- 6.3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途径:生产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6-51
- 6.3.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47
- 6.3.2 坚持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制度47-48
- 6.3.3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48-49
- 6.3.4 加快社会事业建设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成功;;贫富分化后效率与公正问题的研究——从西方民主时代到我国社会危机的治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1期
2 王朝明;;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3 蒋锐;;对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几点认识[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04期
4 吴茜;从社会民主主义到“第三条道路”[J];党政论坛;2004年12期
5 刘庭嘉;;我国贫富分化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6 陈曦;;中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问题的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7 薛涌;;中国必须对贫富分化说不[J];理论参考;2010年07期
8 冯雪梅;郑功成;贾康;贺铿;;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切?[J];中国储运;2010年04期
9 姚庆丰;论“社会失灵”——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之外[J];河北学刊;2000年02期
10 陈锋正;;以马克思生产资料贫困理论分析我国贫困问题[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的贫困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7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