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经济理论评鉴
发布时间:2017-05-17 21:04
本文关键词: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经济理论评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个逐渐崛起的大国,我们沿着当今发达的西方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发展,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经济理论可以说是预言了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制度变革的趋势,也对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决策产生过实际的影响,当然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提供了借鉴。本文正是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对比各流派经济理论研究下,结合理论得出了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经济理论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并相应地提出对我国的影响和对我国经济理论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按照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划分标准,将现代资产接流派划分为凯恩斯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派、现代货币主义、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西德的“新自由主义”、新制度学派、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九个学派。 其次,将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经济理论分为了垄断竞争理论、凯恩斯经济理论、现代货币主义与货币数量论、加尔布雷思“新工业国”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五个方面,并加以具体分析。 再次,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理论观点及政策比较和流派理论及政策措施成果两个方面着手;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理论研究趋势从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的研究趋势、“创新理论”的研究新进展和宏观经济管理两种模式的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最后,现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对我理论政策的影响和借鉴分为创新理论、边际分析方法、精细计算的科学方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并用、研究成果、方法、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关于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及关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种模式等七个方面具体阐述。
【关键词】:现代资产阶级流派 经济理论 影响和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9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2-15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3.3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15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5-16
- 1.4.1 研究内容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2 现代资产阶级流派及其划分16-20
- 2.1 现代资产阶段流派划分标准16
- 2.2 现代资产阶级流派16-19
- 2.2.1 凯恩斯学派16-17
- 2.2.2 新古典综合派17
- 2.2.3 新剑桥派17-18
- 2.2.4 现代货币主义18
- 2.2.5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18
- 2.2.6 西德的“新自由主义”18
- 2.2.7 新制度学派18-19
- 2.2.8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19
- 2.2.9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3 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经济理论20-38
- 3.1 垄断竞争理论20-24
- 3.1.1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20-22
- 3.1.2 琼·罗宾逊关于不完全竞争的学说22-24
- 3.2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24-27
- 3.2.1 充分就业和有效需求原理24-25
- 3.2.2 消费倾向与乘数原理25-26
- 3.2.3 资本的边际效率与利息学说26-27
- 3.3 现代货币主义与货币数量论27-30
- 3.3.1 弗里德曼“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28-29
- 3.3.2 货币增长和“自然失业率”29-30
- 3.3.3 倡导使用“自由汇率”30
- 3.4 加尔布雷思“新工业国”理论30-32
- 3.4.1 技术结构阶层掌握着企业的权力31
- 3.4.2 最大利润不再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31
- 3.4.3 技术结构阶层要求企业采用计划生产31
- 3.4.4 技术结构阶层改变了银行与工业间的关系31-32
- 3.4.5 区别人和人的标准不再是货币的数量32
- 3.5 经济增长理论32-36
- 3.5.1 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32-33
- 3.5.2 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的模型33-36
- 3.6 本章小结36-38
- 4 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38-45
- 4.1 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研究成果38-41
- 4.1.1 理论观点及政策比较38-40
- 4.1.2 流派理论及政策措施成果40-41
- 4.2 现代资产阶级流派的理论研究趋势41-43
- 4.2.1 关于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的研究趋势42
- 4.2.2 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新进展42-43
- 4.2.3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两种模式的理论基础43
- 4.3 本章小结43-45
- 5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对我国有关理论政策的影响和借鉴45-49
- 5.1 关于创新理论45
- 5.2 关于边际分析方法45-46
- 5.3 关于精细计算的科学方法46
- 5.4 关于搭配并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46-47
- 5.5 关于研究成果、方法、体系和教育培训体制47
- 5.6 关于赤字财政与通货膨胀的政策47
- 5.7 关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种模式47-48
- 5.8 本章小结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长平;对新古典经济学技术选择“悖论”的理论反思[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2 刘宏勋;;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04期
3 王爱琴;;新古典综合派经济主张及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23期
4 邓正来;关于哈耶克理论脉络的若干评注──《哈耶克论文集》编译序[J];开放时代;2001年07期
5 张军;郭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渊源与警示[J];理论观察;2005年06期
6 高小s,
本文编号:374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7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