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04:06
本文关键词: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主动权。因此,为了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各国纷纷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通过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优势。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我们已经具备创新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自主创新总体水平仍然很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沉重的资源、环境等压力。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决策。胡锦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践过程中重视吸收马克思主义国家建设理论,充分借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思想,参考西方创新型国家思想,立足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首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高度,把其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从大局思维出发,立足于国际视野,在“引进来”的同时注意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国家发展的同时注意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和关键力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胡锦涛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分步骤、有重点的进行。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制度保障、以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重要举措、以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因素、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社会基础、以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为精神动力,大力开创创新型国家建设新局面。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所涉及的目标、思路和对策等战略决策,构成了我国未来实现持续发展的系统而完整的战略体系,全面勾画了中国走上强国之路的宏伟蓝图,为我国作出了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部署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国家 自主创新 人才 综合国力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0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9
- 一、论文研究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9-15
- 三、研究方法15-16
- 四、创新与不足16
- 五、相关概念界定16-19
- 第一章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的形成原因19-35
- 第一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的理论来源19-25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国家理论中的科技推动论——理论基础19-23
- 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科技强国思想——直接来源23-25
- 第二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产生的背景25-30
- 一、从世界范围看: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25-28
- 二、从我国现实状况看:创新总体水平较低28-30
- 第三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形成的主体因素30-35
- 一、胡锦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31
- 二、胡锦涛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31-32
- 三、胡锦涛善于总结各国国家发展经验32-33
- 四、胡锦涛善于把握世界各国创新强国趋势33-35
- 第二章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的主要内容35-71
- 第一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35-44
- 一、根本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5-38
- 二、重要目标:增强国家综合实力38-41
- 三、具体目标:国家创新水平快速提高,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41-44
- 第二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思路44-55
- 一、立足全球视野推动创新发展44-47
- 二、依靠自主创新引领中国发展47-49
- 三、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49-52
- 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52-55
- 第三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对策55-71
- 一、制度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55-58
- 二、重要举措: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58-61
- 三、关键因素: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61-64
- 四、社会基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64-67
- 五、精神动力: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67-71
- 第三章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的价值审视71-85
- 第一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的理论价值71-78
-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兴国思想71-74
- 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4-76
-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精神动力76-78
- 第二节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的实践价值78-85
- 一、有利于增强国家能力79-80
- 二、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80-82
- 三、有利于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82-85
- 结语85-86
- 参考文献86-9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90-91
- 致谢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忠泽;;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软科学;2006年05期
2 成思危;;创新型国家与学习型组织[J];中国软科学;2007年02期
3 张义芳;翟立新;;创新型国家目标下政府科技研发组织体系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1年04期
4 段培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5 李晓慧;张丽丽;徐爱胜;;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人才留用战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6 贺德方;;创新型国家评价方法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4年
本文关键词: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7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