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治理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09:06
本文关键词: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治理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项目是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是现代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重要载体,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各类项目上马,不断加大对项目的支持和投入力度,这在极大推动了项目立项和发展的同时,也使项目风险问题更加凸显,时有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和违规操作情况显示了项目风险控制的复杂性和必要性,亟需各方采取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随着组织间分工合作更加普遍,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多个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协作,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以往项目仅局限于项目团队和单个企业内的范畴,但是,传统的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的项目管理研究和以单个企业为背景的多项目管理研究,无法有效地为提高这种多组织合作项目的成功率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方法支持。针对这对情况,项目治理作为项目利益相关方控制项目风险的有效途径而备受瞩目。 项目治理的本质就是建立项目目标、确定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信息披露等规则。这些规则中最重要同时也最困难的是项目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而每个相关方均有其各自的利益和限制。这些利益相关方之间彼此关联,构成了一种动态社会网络关系,即一种涉及业主、施工方、监理方等利益相关方的多组织规制(institution)动态社会网络系统。这种随项目生命周期发展变化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治理关系不仅将影响整个相关方社会网络的功能,也会影响网络中各个个体的行为。因此,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方治理关系社会网络研究对提高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水平、提高项目成功率意义重大。当前,从这一角度开展的项目利益相关方治理关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比较有限,论文期望从项目治理视角出发,对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问题进行探索和考察,以期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自利益相关方理论提出以来,学者们开展了长期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项目利益相关方领域中涌现出众多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许多不同学科的思想和理论越来越多的融入到该领域研究当中,尤其是系统分析、网络建模、计算机仿真等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成熟,为项目利益相关方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使得该领域中的很多具体问题可以得到更为深入细致的考察。利益相关方是一个宏大的研究主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综合了文献调查、理论演绎、建模仿真、案例研究技术手段,对多阶段的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展开研究,对项目利益相关方领域中一系列未被研究过的具体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对某些已经研究过的重要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个项目组织包括功能上相互依存的各个利益相关方,每个利益相关方都努力实现一系列的项目治理目标。经过多重选择(进入)、合作、退出、再次合作等过程,在特定阶段内,项目治理利益相关方(业主、供应商、政府、金融机构等)之间会呈现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项目进程的推进,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治理关系也会不断变化,项目利益相关方需要对这些变化做出有效和快速的反应。一个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动态治理关系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多类系统要素协同作用的动态系统,因此研究重点是发掘系统中的关键可控要素,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寻找控制项目治理风险的途径。论文采用自底向上的思路对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问题进行研究,从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本质出发,分析相关方的治理关系特征及治理决策依据,通过对相关方治理关系动态变化过程的考察,探究相关方对于动态治理关系的认知和决策规则,籍此为考察多项目阶段内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提供研究方法。 基于上述研究思路,论文首先分析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内涵、表达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过程。采用社会学领域中有关社会网络的思想和方法,解释了相关方治理关系动态变化的内涵,提出了动态相关方治理关系社会网络构建方法,最终得到相关方社会网络特征的定量描述指标。使用动态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对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内在机理进行考查,以研究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变动过程及社会网络中各个相关方的治理行为。通过分析,论文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将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治理关系提炼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网络关系。论文依据项目治理的本质特征,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和PRINCE2项目管理结构化理论体系,设计了对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进行表达与分析的统一过程,剖析不同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项目治理风险以及应对思路,解决了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来研究不同项目利益相关方间动态治理关系的可行性问题,进而丰富和完善了项目治理理论体系。 2.提出了基于SNA的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社会网络构建方法。项目利益相关方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社会网络,并随着项目生命周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社会网络的结构属性及相关方的个体属性共同作用于相关方的项目治理行为,并受到不同相关方行为的影响。论文借鉴了社会学领域中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基于社会网络构建的原理,提出了基于SNA的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社会网络构建方法,为研究相关方治理关系的动态性及社会网络中各个相关方的治理行为提供了研究工具,并得到了相关方治理关系社会网络特征的定量描述指标。 3.揭示了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与治理策略选择的关联性。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实现过程就是相关方为获得更大的治理收益或防范项目治理风险而不断调整自身行为(治理策略)、进而引起相关方治理关系社会网络发生变化的过程。论文基于AHP方法分析相关方治理关系动态变化系统,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对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情况,提出了四类影响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关键要素。根据我国项目治理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影响项目治理绩效的多种动态性。借鉴系统思考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提出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与治理策略选择的关联性分析模型,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提出了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系统基模分析方法。项目利益相关方治理关系系统可视为一个受项目目标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动态系统,目前的研究无法对这些动态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论文提出了多种项目利益相关方治理关系动态变化过程分析的系统基模,研究特定的动态性如何影响项目治理系统的整体绩效,可为考察相关方治理行为与寻找风险规避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5.创造了基于动态社会网络模型的项目治理系统流图研究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与项目治理风险的定量关联,体现利益相关方治理行为与社会网络变动相互作用的实质,为实现基于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项目治理风险控制提供解决方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预测与分析当前乃至未来多个阶段内的项目利益相关方治理关系成为研究的重点,依据多个项目阶段的特征尽早发现潜在的项目治理风险,及时做出响应对于规避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意义重大。针对项目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动态网络治理关系及治理决策规则多样的特点,近十几年来迅速兴起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于研究多阶段治理关系的状态及特点提供了新的路径。由此,论文对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治理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综合使用系统模拟平台MATLAB、社会网络构建平台UCINET、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VENSIM,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对不同项目发展阶段中项目利益相关方间的治理关系形态和规律进行考察,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 1.运用系统仿真技术构建了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仿真模型。根据项目系统中多种不确定性要素协同作用的现实情况,借鉴和使用系统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论文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系统仿真的工具,对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动态治理关系进行了仿真模型的构建研究。 2.设计了全项目生命周期条件下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系统仿真方案。为了使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工具能够在项目中进行应用,针对相关方治理关系社会网络发展变动的内在规律性,论文借鉴和使用了系统理论及统计数学中有关系统仿真与概率分布的思想和方法,突破了静态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局限,得到相关方治理关系社会网络从形成、发展直至消退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治理关系动态变化迭代算法,为利益相关方在项目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控制治理风险提供解决方案,使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3.通过案例分析与应用进一步说明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实现过程在项目实践中的可行性。论文选取了实际项目进行案例研究,选取的案例项目涉及利益相关方众多,关系复杂,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论文中得到的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社会网络的构建过程、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实现过程和动态治理关系的系统仿真分析,均可以在案例项目中进行有效运用,更具体的表明了论文研究成果在项目实践中的可行性。 综上,论文从项目治理视角对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治理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将现有利益相关方的二元关系研究拓展到网络关系研究,将支持各项目利益相关方独立行为的、基于属性要素的点式研究,拓展到支持利益相关方之间关联行为的、基于关联关系的网络研究,取得了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探索空间,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对不同行业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特殊性、相关方数据获取支持系统构建等相关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项目利益相关方 动态治理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 建模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62.4;F224
【目录】:
- 摘要11-15
- ABSTRACT15-21
- 第1章 绪论21-37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21-26
- 1.1.1 研究背景21-23
- 1.1.2 研究问题提出23-26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26-28
- 1.3 研究路径、架构与方法28-34
- 1.4 研究创新34-37
- 第2章 文献综述37-79
- 2.1 项目治理研究37-55
- 2.1.1 项目治理的理论基础37-41
- 2.1.2 项目治理的研究进展41-55
- 2.2 项目利益相关方研究55-61
- 2.2.1 项目利益相关方内涵研究56-59
- 2.2.2 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研究59-61
- 2.3 社会网络研究61-70
- 2.3.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基础61-65
- 2.3.2 静态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研究65-69
- 2.3.3 动态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研究69-70
- 2.4 系统仿真方法70-79
- 2.4.1 系统仿真的理论研究71-73
- 2.4.2 系统仿真的应用研究73-79
- 第3章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内涵、特征与表达方法79-93
- 3.1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内涵及特征79-83
- 3.1.1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内涵79-82
- 3.1.2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特征82-83
- 3.2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结构动力及其表达方法83-86
- 3.2.1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结构动力83-84
- 3.2.2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表达方法84-86
- 3.3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社会网络的构建及特征度量86-92
- 3.3.1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社会网络的构建87-89
- 3.3.2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社会网络的特征度量89-92
- 3.4 本章小结92-93
- 第4章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过程93-123
- 4.1 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影响因素93-105
- 4.1.1 信息收集与处理93-98
- 4.1.2 影响因素分析过程98-103
- 4.1.3 结果分析及讨论103-105
- 4.2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实现过程105-114
- 4.2.1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实现过程的内涵105
- 4.2.2 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实现路径105-108
- 4.2.3 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实现过程的系统基模108-114
- 4.3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与相关方治理策略选择的关联性114-122
- 4.3.1 利益相关方治理策略的选择114-118
- 4.3.2 治理策略选择对动态治理关系的作用形式118-119
- 4.3.3 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与治理策略选择的关联性分析模型119-122
- 4.4 本章小结122-123
- 第5章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系统仿真123-148
- 5.1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系统仿真的原则与特点123-127
- 5.1.1 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系统仿真的原则123-125
- 5.1.2 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系统仿真的特点125-127
- 5.2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仿真模型的构建127-142
- 5.2.1 关键变量与关联关系127-131
- 5.2.2 参数设计131-142
- 5.3 仿真结果表现形式与系统仿真讨论142-147
- 5.3.1 仿真结果的表现形式及分析方法142-143
- 5.3.2 系统仿真的讨论143-147
- 5.4 本章小结147-148
- 第6章 案例应用及讨论148-174
- 6.1 案例选择148-149
- 6.2 案例项目概况149-151
- 6.2.1 项目基本情况149-150
- 6.2.2 项目生命周期划分150-151
- 6.3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仿真及结果应用151-172
- 6.3.1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表达152-154
- 6.3.2 项目利益相关方动态治理关系的系统仿真154-156
- 6.3.3 仿真结果及分析156-172
- 6.4 项目应用效果评价172-174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174-179
- 7.1 研究结论174-177
- 7.2 后续研究展望177-179
- 参考文献179-191
- 图目录191-194
- 表目录194-196
- 致谢196-19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198-19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9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松伟;项目治理角色能力要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杨泾;高校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高宝东;业主方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网络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胡杨;项目集收益管理战略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治理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4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7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