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导致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备受世界人民争议的一个。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举行并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框架公约》,UNFCCC),为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提供了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具体的规定了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排标准,并设计出了三种灵活的机制来帮助发达国家完成减排任务:排放交易(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实施(JI)。从此,国际上便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被纳入到了非附件一国家之中,不需要承担强制的减排任务,但作为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国,我国被纳入强制减排计划是未来必然要面对的事实。为此,我国一直通过CDM机制参与国际碳市场的交易,通过国内的碳交所进行国内碳减排的探索。但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不论是CDM项目、还是碳交所的建设,都存在明显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的有序开展。 为了解决国内市场存在的交易主体不明确,交易价格机制缺失,CDM项目缺失国际话语权等问题,以及能更好的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减排目标。本文在分析国际两大类型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国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经验,并结合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提出了中国碳排放权市场的建设模式,即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以配额市场与项目市场相结合进行碳交易,以与国际接轨和创中国特色相结合来开展碳交所业务。并从加快减排指标的转换,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引导金融业介入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模式下保证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都议定书 碳排放权市场 建设模式 区域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1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引言9-17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研究背景9-10
- 2.研究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国外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研究11-12
- 2.国内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研究12-15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7
- 1.研究思路15-16
- 2.研究方法16-17
- 二、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17-20
- (一) 理论基础17-18
- 1.产权理论17
- 2.交易成本理论17-18
-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18-20
- 1.碳排放权的定义18
- 2.碳排放权交易的定义18-19
- 3.碳排放权市场的定义19-20
- 三、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研究20-39
- (一)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产生发展20-31
- 1.总量控制下的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20-28
- 2.基准线下的信用交易市场——项目交易市场28-31
- (二)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验总结31-34
- 1.国际交易市场建立的目标31-32
- 2.国际交易市场良好运作的条件32-33
- 3.国际两大类市场之间的联系33-34
- (三)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34-37
- 1.中国CDM进展状况34-35
- 2.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所发展情况35-37
- (四)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37-39
- 1.CDM项目市场存在的问题37-38
- 2.碳排放权交易所存在的问题38-39
- 四、中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模式分析39-48
- (一)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目标39
- (二)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模式39-48
- 1.区域合作先行40-42
- 2.配额市场与项目市场相结合42-45
- 3.碳排放权交易所的业务开发方向45-48
- 五、新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作的政策建议48-50
- (一) 加快减排指标的转换—将比率任务转化为绝对的存量与增量48
- (二)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市场发展48-49
- (三) 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引导金融业介入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布;;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瞿伟,李峻峰;排污许可证初始分配的若干模式分析[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05期
4 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5 王遥;刘倩;;碳金融市场:全球形势、发展前景及中国战略[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9期
6 林云华;;排污权初始分配方式的比较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饶蕾;曾骋;张发林;;欧盟碳排放交易配额分配方式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9年09期
8 洪涓;陈静;;我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期
9 王丽娜;朱亚兵;;对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9期
10 江涌;王力;;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孟妮;[N];国际商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毅刚;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荆哲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任捷;关于建立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ETS)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7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