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成本效率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与运行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成本效率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与运行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从庇古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提出通过制度设计来解决环境的外部性以来,环境政策工具逐渐成为了环境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目前全球气温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各国都相继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政策工具来对经济的发展进行环境约束,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我国做出了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的承诺,面临的减排压力巨大。所以如何设计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碳减排政策工具,引导各方协同、自愿的进行碳减排,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2005年欧盟建立了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型碳减排政策体系——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不仅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企业自主减排,还实现了碳资产的优化配置,引导了实体经济实现低碳转型。而我国目前仍以实施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的环境政策工具为主,尤其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碳减排政策工具的设计与实施上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如对于各方面资源的欠缺导致检测能力和检测范围有限,实现碳排放总量估算尚存在较大难度,尚未建立垂直统一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的检测与制裁等管制成本较大等问题,造成“企业守法成本高、监管部门实施成本高、企业违规成本低”的现象。其不仅影响着我国碳减排政策的完善与推广,还会造成社会经济成本的增加。所以,碳减排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实施不能仅仅考虑减排的规模与数量,更要考虑社会经济成本的成本效率问题。因此,,对于考虑成本效率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与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对此,本文研究如下: 1.通过环境的外部性、资源环境的产权、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污染控制等方面对环境政策工具实施的理论根源进行分析;对治理碳排放等环境问题的碳减排政策工具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环境政策工具的研究与分类进行细致的研究。并针对目前我国碳减排政策工具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问题,对我国的低碳发展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并对低碳政策工具的选择、组织、搭配与构建中所存在的过溢、缺失与冲突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制定的低碳基础政策工具中,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存在过溢现象,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尚不完善,其中,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频度较低。这就需要优化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重视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应该增加这两类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 2.分析了碳排放标准、碳排放权交易、碳税等不同类型的碳减排政策工具对政府和企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增加政府寻租兼监管成本等政策措施,能使环境得到持续的改善。作为企业改变发展模式,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实现产品的低碳化和个性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政府应该努力降低监管成本、惩罚成本等交易成本,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工具去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要注重政府及监管机构自身的监督和管理,改变单纯的以GDP的增长为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杜绝寻租行为,提高社会的总管制效率。 3.构建我国碳排放因素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对我国的碳排放效应进行因素分解,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及碳排放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构建PSO-PP评价模型对我国各区域的碳减排能力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碳减排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对我国省际的碳排放管制成本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都数省市都存在碳排放管制成本,这些省市以中西部地区居多,发展方式以能源依赖型的工业发展模式为主,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较大,碳排放管制成本较高,集中体现了“政府管制成本高、企业违规成本低”的问题,说明我国各区域在碳排放管制中要注重管制成本效率对碳排放管制政策实施效率的影响。 4.构建了管制最优规划模型,同时考虑减排成本、监督成本和惩罚成本,考察了在实施不同类型碳减排政策工具条件下监管者的最优成本效率监管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在严格依照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前提下,监管者可以通过调控碳排放标准和监督概率变动所产生的边际成本使社会经济成本实现最优成本效率;而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在监督成本较低并满足特定条件情况下,可以使社会经济成本实现最优成本效率;通过比较分析,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碳排放权交易较碳排放标准更具成本效率。另外还考察了最小实施成本下的碳税的最优定价情况,以及对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监管者对于碳税征收差别税的条件。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尝试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以期为我国碳减排政策工具的设计和制定提供可参考的视角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管制 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 成本效率 运行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196;F124.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6
- 第一章 绪论16-40
- 1.1 选题依据16-23
- 1.1.1 研究背景16-20
- 1.1.2 问题提出20-22
- 1.1.3 研究意义22-23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3-34
- 1.2.1 环境管制的相关研究23-26
- 1.2.2 环境政策工具的成本效率研究26-28
- 1.2.3 环境政策工具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28-31
- 1.2.4 环境政策工具对边际减排成本影响机理31-32
- 1.2.5 环境政策工具对社会经济成本影响机理32-33
- 1.2.6 环境政策工具对于碳减排的经济影响与效果33-34
- 1.2.7 研究现状评述34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34-36
- 1.3.1 研究目标34-35
- 1.3.2 研究内容35-36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6-38
- 1.4.1 研究方法36-38
- 1.4.2 技术路线38
- 1.5 主要创新点38-40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40-50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40-41
- 2.1.1 环境管制40
- 2.1.2 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40-41
- 2.2 实施环境管制的理论根源分析41-48
- 2.2.1 外部性的相关理论与演进41-44
- 2.2.2 产权问题对外部性的影响44-46
- 2.2.3 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46-47
- 2.2.4 污染控制理论47-48
- 2.3 碳减排政策工具的理论基础48-50
- 2.3.1 庇古理论48-49
- 2.3.2 科斯定理49-50
- 第三章 环境政策工具的演进与分类研究50-85
- 3.1 环境政策工具的历史演进50-51
- 3.2 环境管制中的成本分类及其演进51-53
- 3.3 主要环境政策工具的分类53-60
- 3.3.1 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54-56
- 3.3.2 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56-59
- 3.3.3 自愿型环境政策工具59-60
- 3.4 我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发展现状60-73
- 3.4.1 我国环境管制的法律体系60-61
- 3.4.2 我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制定与实施61-63
- 3.4.3 我国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的发展现状63-73
- 3.5 我国碳减排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研究73-85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74-75
- 3.5.2 低碳政策文本的样本选择75-76
- 3.5.3 低碳发展政策分析框架的构建76-78
- 3.5.4 基于政策工具的低碳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单元编码78-80
- 3.5.5 频数统计与维度分析80-82
- 3.5.6 研究结论82-85
- 第四章 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对政府-企业行为的影响机理85-98
- 4.1 环境管制中的行为分析85-90
- 4.1.1 环境管制中企业的行为分析85-87
- 4.1.2 环境管制中政府的行为分析87-90
- 4.2 模型的设定90-91
- 4.3 实施不同碳减排政策工具下企业的行为91-93
- 4.3.1 在碳排放标准情况下91-92
- 4.3.2 在碳排放权交易条件下92
- 4.3.3 在碳税条件下92-93
- 4.4 政府管制与企业排放的行为博弈分析93-98
- 4.4.1 政府管制与企业排放的静态博弈分析93-95
- 4.4.2 政府管制与企业排放的动态均衡分析95-97
- 4.4.3 结果分析97-98
- 第五章 我国区域碳排放管制成本测度98-123
- 5.1 我国碳排放效应测度分析98-106
- 5.1.1 研究方法100-101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101-102
- 5.1.3 实证分析102-105
- 5.1.4 实证结果分析105-106
- 5.2 基于 PSO-PP 模型的区域碳减排能力评价106-115
- 5.2.1 研究方法106-107
- 5.2.2 评价模型构建107-109
- 5.2.3 区域碳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09-110
- 5.2.4 实证分析110-115
- 5.3 区域碳排放管制成本测度分析115-123
- 5.3.1 碳减排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的构建116-118
- 5.3.2 数据选择与处理118-119
- 5.3.3 我国碳排放管制成本实证分析119-123
- 第六章 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下最优成本效率监管决策模型123-136
- 6.1 考虑成本效率的碳排放标准监管决策分析123-125
- 6.1.1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监管决策分析123
- 6.1.2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监管决策分析123-125
- 6.2 考虑成本效率的碳排放权交易监管决策分析125-132
- 6.2.1 理论模型的设定125-126
- 6.2.2 碳排放标准下最优成本效率监管决策分析126-128
- 6.2.3 碳排放权交易下最优成本效率监管决策分析128-130
- 6.2.4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最优成本效率分析130-132
- 6.3 考虑成本效率的碳税监管决策分析132-136
- 6.3.1 理论模型的设定132-133
- 6.3.2 实施碳税条件下企业的行为分析133
- 6.3.3 最小实施成本的碳税定价决策分析133-134
- 6.3.4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实施碳税的最优成本效率决策分析134-136
- 第七章 我国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研究136-153
- 7.1 碳减排政策工具选择机制136-138
- 7.2 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的协调机制138-140
- 7.2.1 基本原则138-139
- 7.2.2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协调治理平台139
- 7.2.3 建立基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信息的碳税优化机制139-140
- 7.3 碳减排区域化的协同管制机制140-141
- 7.3.1 环境管制区域化的提出140
- 7.3.2 环境管制区域化的制度安排140-141
- 7.4 基于新型信息技术的环境监管机制141-153
- 7.4.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基本框架143-146
- 7.4.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信息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146-148
- 7.4.3 应用案例分析148-153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153-157
- 8.1 主要研究结论153-155
- 8.2 研究不足之处155-156
- 8.3 研究展望156-157
- 参考文献157-180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80-182
- 致谢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佳;柴彦威;;基于家庭的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理论与验证模型[J];地理学报;2008年12期
2 马静;柴彦威;刘志林;;基于居民出行行为的北京市交通碳排放影响机理[J];地理学报;2011年08期
3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4 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5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6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7 凤振华;魏一鸣;;欧盟碳市场系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8 万中英;王明文;揭安全;万剑怡;;投影寻踪模型中投影指标的改进[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金艳鸣;雷明;黄涛;;环境税收对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10 卢现祥;环境、外部性与产权[J];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通;碳交易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考虑成本效率的市场型碳减排政策工具与运行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48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