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按要素分配思想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按要素分配思想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马克思按要素分配思想内涵来看,生产要素所有权在按要素分配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各时代生产条件(要素)的分配不同决定了按要素分配的模式的差异,按要素分配的对象或者说分配的客体是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创造的。马克思认为按要素分配方式具有有机统一性、社会规定性、历史暂时性、动态发展性等特性。全面系统地考察马克思的按要素分配思想,有助于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按要素分配 内涵 特征 启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KS013)
【分类号】:F014.4;F091.91
【正文快照】: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真研究和考察,形成了他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批判,其中马克思的按要素分配思想就散见于他的庞大的理论批判中。今天,我们重温马克思的按要素分配思想,研究它的内涵和价值,对于在经济新常态下正确理解按要素分配思想,理顺分配关系,促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欢进;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兼与周为民、陆宁商榷[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翠荣;;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2 田存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13期
3 王冬梅;;从必要“扣除”的角度审视中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J];中国发展;2007年01期
4 刘祥峰;论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突破和飞跃——与关柏春研究员商榷[J];理论学刊;2005年09期
5 胡双发;;关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胡双发;关于收入分配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卫兴华,孙咏梅;2004年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综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庆波;弱规制化——满怀理想地滑向危险的边缘——对社会及组织变革与劳动关系调整的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文志;按要素分配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客观要求[J];经济问题;2003年06期
2 张长升;;论生产力视域下的按要素分配[J];经济问题;2005年12期
3 杨云善;对按要素分配与公平之间关系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0年01期
4 林佩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要素分配[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刘承怡;按要素分配制度初探[J];黑河科技;2001年04期
6 周晓唯;按要素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J];人文杂志;2002年03期
7 杨文进;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05期
8 韩冰;用市场经济思维认识按要素分配[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王晨光,武凤鸣;坚持按要素分配[J];群众;2002年06期
10 胡传明;张长升;;论生产力视域下的按要素分配[J];前沿;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学增;;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有机结合的可能与机制[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2 杨文进;;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3 董小麟;;从劳动价值论中看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永龙;第二个难解之结:关于“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N];国际商报;2004年
2 卢现祥(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到底是哪些人富了[N];湖北日报;2001年
3 王星琪;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逻辑延伸[N];辽宁日报;2002年
4 赵振华;按要素分配是否排斥按劳分配[N];解放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顺祥;对马克思剩余价值论中几个问题的认识[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耿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探讨[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按要素分配思想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50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