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机理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21:22

  本文关键词: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机理与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产业集群 演化机制 演化路径 评价体系


【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口与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和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和循环产业集群研究现状,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第二章是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自组织演化协同理论对论文进行理论分析。第三章为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机制分析,提出共生循环、竞争合作和清洁生产三个演化机制,并对三个机制之间的耦合进行分析。第四章为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路径分析,用自组织理论和协同学方法探究企业群落和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以及基于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第五章为循环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首先,进行循环产业集群指标的选择与分析,进而构建循环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探讨循环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第六章为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从演化机制、演化路径和评价指标体系三方面对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从两个方面提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总结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结论:(1)机制分析结论。共生循环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清洁生产机制是循环产业集群演化不可或缺的机制,它们有利于集群向正确的方向演化升级。(2)路径分析结论。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并非杂乱无章,乃是有规律可循。起初,企业在特定生态位区域聚集,形成较为散乱的企业群落;然后,企业群落在自组织机制下协同演进成为高效有序的产业集群;最后,产业集群通过价值链与生态链整合形成循环产业集群。(3)实证分析结论。构建的循环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用构建的循环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对富阳造纸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其还处于发展阶段的结论,这与现实情况相符。 本文的创新点:(1)提出了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共生循环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清洁生产机制,并对三个机制之间的耦合进行分析。(2)运用自组织理论方法探究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提出了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一般路径:企业群落—产业集群—循环产业集群。(3)基于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指标构建了循环产业集群的评价体系,并运用这一体系评价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
【关键词】:循环产业集群 演化机制 演化路径 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6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相关文献综述10-15
  • 1.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10-13
  • 1.2.2 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13-14
  • 1.2.3 循环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14-15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15-17
  • 1.3.1 研究内容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3.3 研究路线16-17
  •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17-25
  • 2.1 产业集群理论17-19
  • 2.1.1 基于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17-18
  • 2.1.2 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18-19
  • 2.2 循环经济理论19-23
  • 2.2.1 循环经济的定义与内涵20
  • 2.2.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20-21
  • 2.2.3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1-23
  • 2.3 自组织演化协同理论23-25
  • 第3章 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机制分析25-32
  • 3.1 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共生循环机制25-27
  • 3.2 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竞争合作机制27-29
  • 3.3 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清洁生产机制29-30
  • 3.4 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机制耦合30-32
  • 第4章 循环产业集群演化的路径分析32-43
  • 4.1 企业群落的演化路径32-35
  • 4.1.1 企业群落的聚集核和聚集势32-33
  • 4.1.2 企业群落的形成与演化33-35
  • 4.2 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35-38
  • 4.2.1 群落内企业的竞争合作与协同涨落35-36
  • 4.2.2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36-38
  • 4.3 基于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的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38-43
  • 4.3.1 聚集和强化完整的产业价值链38-39
  • 4.3.2 整合和搭建连续的产业生态链39-41
  • 4.3.3 编织和构建稳定的循环产业集群网络41-43
  • 第5章 循环产业集群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43-48
  • 5.1 循环产业集群的指标选择与分析43-44
  • 5.2 循环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4-46
  • 5.3 循环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46-48
  • 第6章 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48-61
  • 6.1 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概况48-51
  • 6.1.1 富阳的概况48
  • 6.1.2 富阳造纸业的概况48-49
  • 6.1.3 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49-51
  • 6.2 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分析51-58
  • 6.2.1 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分析51-55
  • 6.2.2 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分析55-58
  • 6.3 富阳造纸循环产业集群的演化评价58-61
  • 第7章 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61-64
  • 7.1 聚集和整合循环产业集群相关要素61-62
  • 7.1.1 人才要素61
  • 7.1.2 资金要素61-62
  • 7.1.3 技术要素62
  • 7.2 建立和完善循环产业集群政策扶持体系62-64
  • 7.2.1 产业发展政策62-63
  • 7.2.2 资源生态政策63-64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64-66
  • 8.1 总结64
  • 8.2 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庆国;黄清;;产业集群的衰退原因及其升级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2 陈甬军,徐强;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与演变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3 谌兴中;张振华;;循环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及合作竞争机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2期

4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5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6 张杰;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7 刘贵富;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及结构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8 方莉华,张才国;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实质[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9 张天柱;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环境科学动态;2004年02期

10 向秋兰;蔡绍洪;;循环产业集群的组织治理与区域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蕾;知识网络双重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53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