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基于能值的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环境经济效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6:05

  本文关键词:基于能值的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环境经济效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污水处理 处理水 污水污泥 能值 废物处理 可持续性


【摘要】:污水处理是应对我国水资源污染性短缺的重要路径。在国家社会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和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双重背景下,污水产生量将越来越大,排污标准愈发严格,大量新建或扩建污水处理厂已成必然之事。污水处理是一种不完全污染去除方法,在污水处理厂修建和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危害环境的副产物,如S02等空气污染物、剩余污泥,等。因此,污水处理的系统边界应随之延伸。只有将污水处理、处理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纳入统一的污水处理综合系统中,才能更全面地评估污水处理的环境经济效益。在众多评估方法中,能值分析因具有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复合性而被广泛用于评估不同尺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它将人类系统嵌入到环境、经济和地球系统中,强调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使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形成内在统一,适宜于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等环境复合控制系统的环境经济效益研究。本研究在能值理论的框架下,结合污水处理的特点,针对四川省大邑县晋原污水处理厂,构建了五个污水处理综合系统方案(方案1“污水直接排放”、方案2“污水处理+处理水排放+污泥填埋”、方案3“污水处理+处理水排放+污泥蚯蚓堆肥”、方案4“污水处理+处理水回用+污泥填埋”、方案5“污水处理+处理水回用+污泥蚯蚓堆肥”),提出了能值净收益、生态能值净收益率及其衍生改进的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同时,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废物资源化产品价值核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从能值流计算结果看,在直接投入方面,方案1无需投入,方案2-5高度依赖外部资源。其中,方案3和方案5的资源利用结构优于方案2和方案4;在环境服务需求方面,方案1-5 (3.88×1019sej、8.45×1018sej、8.44×1018sej、4.89×1018sej和4.88×1018sej)依次降低,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和蚯蚓堆肥均是减少环境服务的有效途径;在有效产出方面,方案1-5(0sej、0sej、1.64×1016sej、5.37×1018sej和5.39×10’8sej)依次增加,处理水回用和蚯蚓堆肥能提高收入。总体而言,污水处理和处理水回用均有助于提高环境效益。(2)从指标计算结果看,方案4-5的能值净收益高于方案2-3,其中,方案2-5的环境净收益均为正,方案4-5的产品净收益为正,方案2-3的产品净收益为负,污水处理和处理水回用的经济效益较高,蚯蚓堆肥会降低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能值净收益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方案4、方案5、方案2和方案3,“污水处理+处理水回用+污泥填埋”的竞争力最高。方案2-5的环境负载率逐渐降低,方案2-5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依次升高,“污水处理+处理水回用+蚯蚓堆肥”是资源效率和环境负载的协同最优方案。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严格逆向同步,环境负载率是影响四个方案可持续发展力的主要因素。蚯蚓堆肥和处理水回用均有助于降低环境负荷,提高可持续性能,但二者实现路径不同。前者通过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加大了可更新资源,特别是外部可更新资源的投入比重;而后者通过减少环境服务实现。(3)与既有指标相比,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将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纳入考虑,能更好、更准确地反映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综合绩效。(4)回用处理水不能简单地等价于新鲜水或自来水,其价值是前者的3.54倍、后者的1.34倍。基于能值理论的替代价值核算方法能够完整计量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污染削减量和资源节约价值。
【关键词】:污水处理 处理水 污水污泥 能值 废物处理 可持续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X19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前言11-25
  • 1.1 研究背景11-17
  • 1.1.1 水污染现状和危害11
  • 1.1.2 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导向11-12
  • 1.1.3 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12-14
  • 1.1.4 污水处理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14-16
  • 1.1.5 构建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必要性16-17
  • 1.2 能值理论及其分析方法17-19
  • 1.2.1 能值起源和定义17
  • 1.2.2 核心概念17-18
  • 1.2.3 经典能值指标18
  • 1.2.4 分析步骤18-19
  • 1.3 研究现状19-23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23-24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24-25
  • 1.5.1 研究思路24
  • 1.5.2 技术路线24-25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5-38
  • 2.1 研究对象25-26
  • 2.2 研究方法26-32
  • 2.2.1 污水处理综合系统能值框架构建27
  • 2.2.2 能值指标体系27-32
  • 2.3 方案设计32-38
  • 3 结果与分析38-40
  • 3.1 能值流对比分析38-39
  • 3.2 能值指标值分析39-40
  • 3.2.1 能值净收益39
  • 3.2.2 生态能值净收益率39
  • 3.2.3 环境负载率39-40
  • 3.2.4 可持续发展指数40
  • 4 讨论40-45
  • 4.1 处理水处理对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影响40
  • 4.2 污泥处理对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影响40-41
  • 4.3 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的对比分析41
  • 4.4 与已有指标的对比41-42
  • 4.5 废物资源化替代价值计量42-45
  • 5 结论与建议45-46
  • 5.1 结论45-46
  • 5.2 建议46
  • 6 展望46-48
  • 参考文献48-57
  • 致谢57-58
  • 附录58-64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艳伟;刘立波;沈玉志;;能值与传统方法的能源足迹比较分析[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年03期

2 Mark T. Brown;Sergio Ulgiati;闵庆文;;生物圈与自然资本的能值评价[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9年06期

3 尚海龙;刘丽蓉;董金义;邓丽;张文芬;;近10年云南省能值足迹分析和预测[J];浙江农业学报;2013年01期

4 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城市代谢过程研究——理论与方法[J];生态学报;2013年15期

5 李云斌;徐文修;王娇;郑英达;;阿克苏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6 许杰;本钢产品能值模型的开发与研究[J];冶金能源;1996年02期

7 张中亚;付梅臣;孟燕;郭卫斌;;基于能值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动态分析——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9期

8 胡聃;文秋霞;李锋;王震;冯强;张艳萍;;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6期

9 张玉芳;董孝斌;严茂超;张新时;;基于能值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农牧系统可持续性评估[J];生态学杂志;2007年11期

10 谭伟文;易定宏;;基于能值理论的涪陵区蚕桑生态系统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席运官;钦佩;;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顺爱;吴次芳;冯科;;基于能值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杭州市为例[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志强;李双成;;基于能值的青岛市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性评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小洪;李缙荣;;基于能值的兴文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价[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俊雄;今日头条不生产新闻为何能值大价钱[N];东莞日报;2014年

2 非熊;承诺能值几个钱[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嘉;一株兰花能值30万?[N];贵阳日报;2010年

4 刘海明;谁的“点子”能值100万?[N];经理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白小梅;基于能值的宁南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2 吴喜慧;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易定宏;基于能值理论的农业生态系统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闰平;基于能值的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陈栋;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能值评价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俊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估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8 魏敏;基于生态经济模型的泰安旅游可持续发展评析与预测[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莹超;中国对外贸易能值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孙路;临潼区两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流、能值及经济效益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黄洵;泉州市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玮;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及实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5 张容;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种植业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朱韵臻;湖南省农业能值绿色GDP核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7 李娜;基于能值—生命周期评价综合方法的再制造发动机效率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缙荣;基于能值的城镇污水处理综合系统环境经济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9 潘恒宇;基于能值的四川某工业园区可持续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10 龚任华;能值分析方法视角下的福建省绿色GDP核算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1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541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