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经济类考生主观录取概率判断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22:09

  本文关键词:经济类考生主观录取概率判断的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观概率判断 过度自信 夏普利值 经济类考生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的观点都是用理性假设解释和预测人的行为,赫伯特·西蒙认为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并为此提出了有限理性标准,用“社会人”取代“经济人”。行为金融学有关金融市场的研究文献农明社会化的的行为人在出有关投融资的决策时常常会表现出有限理性的心理特征,例如过度自信。行为人面临不确定情境时往往要在心中做出一个概率判断,这种量化的概率判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为人的自信水平,而自信水平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也会对行为人的主观概率判断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行为人的决策,这种信息处理偏差显然不符合“经济人”假设。实验经济学就是以有限理性的社会人为观察样本,记录和分析他们在特定实验环境中的判断、决策和行为。本文的调查研究借鉴了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将研究过程自然地镶嵌在考生的整个复试流程当中。 本文讨论的话题是主观概率判断与过度自信,以一个调查研究为例,该研究的客观背景是研究生考试,主观对象是经济类考生,调查研究设计的任务是要求考生依据不同的启发式假设判断自己的录取概率。纵观经济学的各种理论无一不是在培养人们符合理性的思维习惯,已有的文献也显示经过经济学专业训练的学生与没有经过经济学专业训练的学生相比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理性人”的假设,因此本文调查研究选取的对象是经济类考生。经济类考生为了准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专业科目都进行过系统的经济学专业学习,但是参加本次调查研究的考生大多还是表现出了高于平均录取概率的过度自信,这种信息处理偏差显然不符合理性人假设。传统观点认为实验经济学存在非代表性取样、小样本、人为因素干扰和实验室模拟条件限制等不同于现实环境的劣势。但是本文的调查研究过程由于是自然地镶嵌在考生的整个复试流程当中,所以尽量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人为因素干扰和实验室模拟条件限制,另外91位考生的样本量虽然不多,但在性别、生源地、学校、专业等因素的分布比例上均具有一定的代表特征。 文章依据调查研究的反馈信息进行了归纳分析、回归分析和理论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考生录取概率判断的,主要因素是考生的成绩尤其是研究生录取考试的初试成绩,初试成绩对考生主观录取概率判断的影响程度高于其在录取规则中的实际比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考生的心理期待和积极幻想。考生之所以会产生较高的心理期待和积极幻想从而表现出过度自信是因为他们前期对此已经投入了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这一部分成本在经济学中称为沉没陈本,理论上不应该影响行为人的的判断和决策。因此本文调查研究的信息反馈和后续分析均印证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也启示考生可以适当修正自己对于沉没陈本的过重视,能够以更加轻松自然的心态来应对研究生复试的挑战。
【关键词】:主观概率判断 过度自信 夏普利值 经济类考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69.9
【目录】:
  • 目录4-6
  • CONTENTS6-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4-15
  • 1.3 研究方法15-16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16-17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17-25
  • 2.1 主观概率判断的相关研究17-18
  • 2.2 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18-23
  • 2.2.1 关于自信的心理学研究19-20
  • 2.2.2 过度自信的行为金融学研究20-23
  • 2.3 相关参考文献对本文的启示23-25
  • 第3章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25-34
  • 3.1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概述和主要方法25-26
  • 3.2 主观概率判断的次可加理论26-27
  • 3.3 启发式的认知策略27-29
  • 3.4 难度效应、积极幻想和事前概率29-31
  • 3.5 夏普利值31-34
  • 第4章 经济类考生观录取概率判断的调查研究34-46
  • 4.1 宏观背景34-37
  • 4.1.1 考研竞争情况34-36
  • 4.1.2 2011届大学生就业形势36-37
  • 4.2 微观环境37-39
  • 4.2.1 经济类专业37-38
  • 4.2.2 山东大学38-39
  • 4.3 应用研究设计39-46
  • 4.3.1 复试安排39-40
  • 4.3.2 复试方案40
  • 4.3.3 研究流程40-42
  • 4.3.4 夏普利值计算方法42-46
  • 第5章 相关的实证研究46-70
  • 5.1 样本分布情况46-49
  • 5.1.1 样本的性别分布46-47
  • 5.1.2 样本的生源地分布47
  • 5.1.3 样本的学校分布47-48
  • 5.1.4 样本的本科专业分布48-49
  • 5.2 反馈信息统计分析49-60
  • 5.2.1 过度自信与成绩50-51
  • 5.2.2 过度自信与性别51-55
  • 5.2.3 过度自信与生源地55-56
  • 5.2.4 过度自信与学校和专业56-58
  • 5.2.5 过度自信与成本投入58-60
  • 5.3 客观规则与考生主观的“心理账户”60-64
  • 5.4 控制变量回归分析64-70
  • 5.4.1 控制变量对Y进行回归分析64-67
  • 5.4.2 控制变量对Y(b)进行回归分析67-70
  • 第6章 本文调查研究的理论解释与启示70-81
  • 6.1 调整和锚定效应70
  • 6.2 启发式原则和代表性特征70-72
  • 6.3 心理期待和积极幻想72-73
  • 6.4 对考生的启示73-81
  • 6.4.1 初试成绩对考生主观录取概率判断影响显著73-76
  • 6.4.2 女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更倾向于过度自信76-78
  • 6.4.3 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考生更倾向于过度自信78-81
  • 结束语81-83
  • 参考文献83-85
  • 致谢85-86
  • 附件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刚;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基础——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思想介评[J];经济评论;2002年06期

2 丁际刚,兰肇华;前景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年09期

3 李心丹,王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4 吴卫星;汪勇祥;梁衡义;;过度自信、有限参与和资产价格泡沫[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5 谭松涛;王亚平;;股民过度交易了么?——基于中国某证券营业厅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6 王s,

本文编号:545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545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