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公平理论及对我国分配现状的检验
发布时间:2017-08-12 06:03
本文关键词:分配公平理论及对我国分配现状的检验
【摘要】:分配公平是公平概念的一部分,它代表公平对收入分配的调整和制约。由于公平的概念本身就具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的含义,因此分配公平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分配公平思想,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西方的分配公平思想,是建立在自由主义至上、起点公平的基础上的,,是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的。而马克思的分配公平思想,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是我们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所要长期坚持的。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理论又是指导实践的。我们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正是由于我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收入分配公平思想理论建设并没有实现同步,理论思想建设的落后造成了我国收入分配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公平的现状。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迫切需要巩固和完善以马克思的分配公平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理论。我们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经济发展的成果理应由全体人民群众所共享。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已经越来越严重,在收入分配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解决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比较西方分配公平思想和马克思分配公平思想,得出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观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建设的核心思想,并对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不公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全文包括导论和三大篇章。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构成了理论篇,着重介绍分配公平的相关概念和分配公平理论,第四章、第五章构成了实践篇,指出了我国当前分配不公的现状和原因,阐述了分配不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危害。第六章是展望篇,为我国整治分配不公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公平 分配公平理论 收入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014.4;F12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1章 导论11-20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5
- 1.2 研究的内容、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15-18
- 1.3 研究的创新、难点与不足之处18-20
- 第2章 分配公平相关概念解析20-33
- 2.1 公平20-28
- 2.1.1 公平的定义20-23
- 2.1.2 公平的特征23-26
- 2.1.3 公平与公正、平等、正义的关系26-28
- 2.2 分配公平28-30
- 2.2.1 分配公平的定义28-29
- 2.2.2 分配公平的前提29-30
- 2.3 分配公平的社会价值30-33
- 第3章 西方的分配公平思想33-46
- 3.1 功利主义分配公平思想33-37
- 3.1.1 边沁的功利主义分配公平思想33-35
- 3.1.2 西斯蒙第的国民幸福最大化分配公平思想35-37
- 3.2 自由主义分配公平思想37-46
- 3.2.1 亚当·斯密的古典主义分配公平观37-39
- 3.2.2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分配公平观39-41
- 3.2.3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分配思想41-46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46-57
- 4.1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的内涵46-50
- 4.1.1 分配公平是一种相对的、历史的公平46-47
- 4.1.2 在不同阶段,分配公平有着不同的标准47
- 4.1.3 强调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47-48
- 4.1.4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48-49
- 4.1.5 分配研究要跳出分配49-50
- 4.2 马克思对西方分配公平观的批判50-52
- 4.2.1 马克思对“三位一体的公式”的批判50-51
- 4.2.2 马克思对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批判51
- 4.2.3 马克思对自由至上思想的批判51-52
- 4.3 马克思分配公平理论的现代价值52-57
- 4.3.1 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53
- 4.3.2 要保持一定收入差距53-54
- 4.3.3 要强调劳动者的重要性54-55
- 4.3.4 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55-57
- 第5章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和原因分析57-104
- 5.1 当前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57-65
- 5.1.1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明显57-62
- 5.1.2 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明显62-63
- 5.1.3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63-65
- 5.2 初次分配过程中的分配不公65-79
- 5.2.1 垄断造成收入差距过大65-68
- 5.2.2 劳资关系造成的初次分配不公68-76
- 5.2.3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分配不公76-79
- 5.3 收入分配逆向转移和寻租活动造成的分配不公79-89
- 5.3.1 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定义79
- 5.3.2 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特征79-81
- 5.3.3 产生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原因81-83
- 5.3.4 寻租理论及寻租的表现形式83-87
- 5.3.5 寻租活动的危害87-89
- 5.4 再次分配过程中的分配不公89-97
- 5.4.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分配公平的影响89-94
- 5.4.2 不完善的税收机制影响了收入分配的公平性94-97
- 5.5 国民收入的第三次分配的不公97-104
- 5.5.1 作为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的慈善事业97-98
- 5.5.2 发展慈善事业的重大意义98-99
- 5.5.3 第三次分配的不公现象99-100
- 5.5.4 第三次分配面临的困境100-102
- 5.5.5 第三次分配不公的原因102-104
- 第6章 分配不公现状对经济发展的桎梏104-112
- 6.1 分配公平和经济增长104-107
- 6.1.1 凯恩斯理论对公平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论证104-105
- 6.1.2 经济增长和分配公平的相互作用105-107
- 6.2 收入分配不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107-112
- 6.2.1 收入分配不公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07-108
- 6.2.2 收入分配不公抑制了人民的消费需求108-109
- 6.2.3 收入分配不公对投资的影响109-110
- 6.2.4 收入分配不公有碍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110-112
- 第7章 实现分配公平的对策分析112-125
- 7.1 调节收入分配不公112-116
- 7.1.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12-113
- 7.1.2 缩小行业收入分配差距113-115
- 7.1.3 协调地区收入差距115-116
- 7.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16-118
- 7.2.1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116-117
- 7.2.2 促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117
- 7.2.3 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117-118
- 7.3 调整收入分配秩序118-120
- 7.3.1 严格控制垄断行业收入118
- 7.3.2 规范公务员收入118-119
- 7.3.3 严格打击灰色收入119
- 7.3.4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提高政府转移支付能力119-120
- 7.4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120-125
- 7.4.1 我国企业工资制度亟需改革120-121
- 7.4.2 深化国有企业工资改革121-122
- 7.4.3 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122-125
- 结束语125-127
- 参考文献127-131
- 致谢131-1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奇林;;美国的慈善立法及其启示[J];法学评论;2007年04期
2 邓保同;论行政性垄断[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3 张钦;;寻租刍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20期
4 陈宝英;;庇古“收入均等化”理论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郭永利;;税收寻租的路径及成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06期
6 孙居涛,田杨群;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重新审视[J];经济评论;2004年04期
7 李政军;寻租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3期
8 秦岭;哈耶克的公平分配观述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9 戚峰;杨金凤;;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启示[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0 乔洪武,龙静云;西方经济公平观的演进及其启示[J];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660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660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