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重价值转形理论论证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比关系——兼与何干强教授商榷
发布时间:2017-08-25 05:38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重价值转形理论论证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反比关系——兼与何干强教授商榷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劳动价值论 反比 正比 价值转形
【摘要】:"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体系中的重要论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成"正比说",产生这种错误观点的根源在于混淆了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质的差别。要厘清"变动关系"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这一命题。劳动生产力和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质关系,而劳动生产力和市场价值及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则是不同层次的现象形态的关系。运用双重价值转形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关系,从而找到正确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逻辑关系的金钥匙,破解所谓的"马克思的悖论",从而更好地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劳动价值论 反比 正比 价值转形
【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64)
【分类号】:F014.2
【正文快照】: 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动关系”这一论题,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GDP为代表的价值指标总量不断增加,有部分学者从以上现象形式出发,提出了所谓的“劳动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殊洋;;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对程恩富、马艳理论的数理分析与评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5期
2 徐东辉;;质疑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说[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3 余斌;沈尤佳;;论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规律——回应“成正比”争议的第2个命题[J];教学与研究;2012年03期
4 冯金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不可能成正比[J];财经研究;2013年08期
5 王建新;樊宝恒;;复杂问题简单化 简单问题精细化——也谈2008年高考陕西文综卷25题对我们的启示兼与刘彦强、刘静老师商榷[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03期
6 董化庭;对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关系之谜的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张忠任;;克服悖论:对价值决定的一个崭新认识[J];经济纵横;2013年10期
8 朱殊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怎样形成的?——在程恩富、马艳框架下对目前教科书观点的探讨[J];海派经济学;2011年02期
9 赵绥生;对劳动价值论中“同一劳动”内涵的探讨——与张思锋教授商榷[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阎存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生产率的论述[J];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04期
,本文编号:735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73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