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排污权价值评估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排污权价值评估研究
【摘要】:人类自身的发展进程之所以总会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总是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认识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善自己的实践。就像今天,绿色环保大行其道,也正是因为人们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需要得到较大满足后,安全需求开始凸显。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过去片面追求发展经济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稀缺,而这些都对人类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因而,人类开始发挥聪明才智去减少对大自然危害。在此过程中,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研究的排污权也是此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本文以环境污染问题为背景,首先揭示了排污控制的必要性以及重大意义。进而通过国内环境数据的分析,凸显电力行业的减排重任。而结合国内的减排政策来看,排污权这一舶来品已经渐渐开始显示其活力,同时也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即是就其中一个问题——排污权价值评估来展开研究的。 文章先对排污权相关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逻辑上梳理:第一阶段是环境价值的被认识——环境环境容量资源的价值性;而随着环境容量资源的外部性得到证实后,环境价值迫切的需要得到价格上的认可;产权理论以及科斯定理则为这种环境价值市场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由于这些理论的积淀,排污权才得以诞生。 而本文的研究主题排污权价值评估之所以具有研究意义,则是由于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已经使我国排污权评估具备了可行性以及必要性。文章结合评估方法的选取标准,详细论述了评估方法的选取过程,并最终采用了期权评估方法来评估排污权。因为期权评估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考虑了选择性的价值。而恰恰,选择性是排污权的最大特点。正是由于这种选择性,排污权才能发挥经济中的调节作用,使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文章的核心部分则是对排污权的期权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其价值。笔者为了突出该方法的可操作性,选择了电力企业进行说明。文章考虑了对排污权期权的12种情况,并利用了期权定价模型以及影子价格确定了相应的期权价值,从而最终构建出排污权的价值模型。 本文的贡献可能有:第一,以排污权的所有者为视角来评估排污权的价值,这是排污权价值研究中较为新颖的视角;第二,选用期权方法评估排污权价值也是目前研究中较为新颖的评估方法;第三,通过期权方法深入分析了排污权的战略选择,将评估与战略相结合也是评估研究中较为新颖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排污权 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评估 期权定价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6;X196;F22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绪论8-21
- 1.1 研究背景8-13
- 1.1.1 当前国内环境形势8-10
- 1.1.2 排污权交易的制度准备与探索实践10-12
- 1.1.3 排污权的评估需求12-13
- 1.2 文献综述13-18
- 1.2.1 排污权价值的探索之路13-16
- 1.2.2 关于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16-18
- 1.2.3 文献评述18
- 1.3 研究意义18-19
- 1.3.1 理论意义18-19
- 1.3.2 实用价值19
- 1.4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19-21
- 2 相关理论基础21-32
- 2.1 排污权相关的重要概念21
- 2.2 排污权交易相关理论基础21-24
- 2.2.1 环境容量资源的价值性22-23
- 2.2.2 环境容量资源的外部性23-24
- 2.2.3 产权理论与科斯定理24
- 2.3 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论24-32
- 2.3.1 传统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25-27
- 2.3.2 实物期权法27-32
- 3 排污权估值方法的比较与选择32-38
- 3.1 排污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基础32-34
- 3.1.1 排污权的资产性质32-33
- 3.1.2 排污权的价值特征33-34
- 3.2 应用市场法评估排污权的技术分析34-35
- 3.3 应用收益法评估排污权的技术分析35-36
- 3.4 应用成本法评估排污权的技术分析36-37
- 3.5 应用期权定价法评估排污权的尝试37-38
- 4 以电力企业为例进行排污权期权价值评估38-48
- 4.1 排污权价值凸显的行业——电力行业38-39
- 4.2 二氧化硫排放权的多重期权性质39-42
- 4.3 二氧化硫排放权的二叉树模型构建42-48
- 4.3.1 二氧化硫排放权的影子价格42-43
- 4.3.2 二氧化硫排放权买权价值的确定43-46
- 4.3.3 二氧化硫排放权的卖权价值的确定46-47
- 4.3.4 应用实物期权评估排污权的技术总结47-48
- 5 结束语48-50
- 5.1 采用期权定价方法评估排污权的管理关注点48-49
- 5.1.1 排污权期权的识别与判断48
- 5.1.2 排污权期权的创造与改变48-49
- 5.1.3 排污权期权的执行49
- 5.2 研究中的局限性49-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妍;;技术类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和实物期权模型[J];科技传播;2011年04期
2 张齐武;徐燕雯;;排污权与排放权的价格评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2期
3 陈汉明;;资产评估在可转让排污权价值鉴定中的运用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陈德湖,李寿德,蒋馥;排污权拍卖方式比较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5年02期
5 杨玲玲;马向春;;电力市场环境下碳排放权分配模型的比较研究[J];陕西电力;2010年02期
6 李寿德,黄桐城;基于经济最优性与公平性的初始排污权免费分配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年03期
7 姜楠;对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决定理论的重新认识[J];中国资产评估;2001年05期
8 张潆心;崔劲;;国际评估指南NO.4——无形资产评估(修订版)(征求意见稿)[J];中国资产评估;2009年06期
9 张炳;王珂;毕军;;煤电市场对火电行业SO_2排污交易市场的影响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03期
10 李金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和定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民;中国构建和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焱黄;收益法与期权定价在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6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73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