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水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20:21

  本文关键词:水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污染物 排污权交易制度 黄河中下游


【摘要】:目前,水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各国政府相续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政策、手段和方法来处理水污染。因此,水污染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在排污权交易方面工作实施的不够及时,而且该方面的学术专家对此的探究分析也未赶在前沿,综上所述,我国还未建立较为完善的针对环境特性可交易市场的体系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其实际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该文章以水污染物排污权市场中的模式及制度为分析对象,对我国现今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做出了深入研究,并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例提出了一个针对水排污权市场交易规则的设想。对水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分析主要包括排污权交易的概念、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的比较与融合、浓度控制像总量控制的转变、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理以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评价;对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规则的分析包括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规则、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结构、水排污权的计量基准以及水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探讨水排污权交易的方式及其监管主要从对允许实施水排污权交易的审核、水排污权的价格确定、排污权交易的模式、水排污权交易的程序以及水排污权交易的监管等方面进行的。最后,对黄河中下游流域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设想包括黄河中下游水排污权交易模型和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及其实践。
【关键词】:水污染物 排污权交易制度 黄河中下游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321;X1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0
  • 第一章 水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10-14
  • 一、水排污权交易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一) 水排污权交易的研究背景10
  • (二) 水排污权交易的研究意义10-11
  • 二、黄河中下游水环境简介11-14
  • (一) 黄河中下游概况11
  • (二) 黄河中下游水质现状11-12
  • (三) 黄河中下游流域污染物排污现状及污染原因分析12-14
  • 第二章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分析14-20
  • 一、排污权交易的定义14
  • 二、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的比较与融合14-16
  • (一) 排污收费制度的概念14-15
  • (二) 排污权交易和排污缴费的对比15
  • (三) 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收费的结合15-16
  • 三、浓度控制像总量控制的转变16-17
  • (一) 浓度控制的概念16-17
  • (二) 总量控制的概念17
  • (三) 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的比较17
  • 四、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理17-18
  • (一) 均匀混合吸收性污染物交易原理17-18
  • (二) 非均匀混合吸收性污染物交易原理18
  • 五、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缺点评价18-20
  • (一)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势18-19
  • (二)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弊端19-20
  • 第三章 国内外水排污权市场现状对比20-24
  • 一、国外排污权交易的市场现状20-21
  • (一) 国外排污权交易分析20-21
  • (二) 国外排污权交易的开展现状21
  • 二、国内排污权交易的市场现状21-24
  • (一) 国内排污权交易分析21-22
  • (二) 国内排污权交易的开展现状22-24
  • 第四章 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及交易方式24-34
  • 一、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结构24-26
  • (一) 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现状24
  • (二) 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结构24-26
  • 二、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规则26-28
  • (一) 总量控制原则26
  • (二) 经济有效性原则26
  • (三) 时空折算原则26-27
  • (四) 等贡献值原则27
  • (五) 自愿协商原则27
  • (六) 接受监督原则27-28
  • 三、水排污权的具体计算28-31
  • (一) 有害当量的规则及其定义28-29
  • (二) 有害当量值的概述与计算29-30
  • (三) 有害当量数的概述与计算30-31
  • 四、水排污权的初始分配31-34
  • (一) 我国当前使用的水污染物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31-33
  • (二) 借鉴大气污染物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方法33-34
  • 第五章 黄河中下游流域水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建34-47
  • 一、对允许实施水排污权交易的审核34
  • 二、水排污权的价格确定34-35
  • 三、排污权交易的交易模式35-36
  • 四、水排污权交易的程序36-39
  • (一) 水排污权一级交易市场36-38
  • (二) 水排污权二级交易市场38-39
  • 五、黄河中下游水排污权交易模型39-42
  • (一) 交易污染物的选择39
  • (二) 实行水排污权交易应遵循的原则39
  • (三) 黄河中下游水排污权的初始分配39-40
  • (四) 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展水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情况40-42
  • 六、水排污权交易的监管42-45
  • (一) 排污权交易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42
  • (二) 排污权交易监管机制的完善42-43
  • (三) 水排污权交易的合同样本43-45
  • 七、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及其实践45-47
  • (一) 排污权交易立法的实践45
  • (二) 排污权交易立法的欠缺45-46
  • (三) 排污权交易立法的完善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49
  • 附录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世芳;;构建排污权市场 推进可持续发展——读《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J];理论探讨;2006年02期

2 林云华;冯兵;;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管制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12期

3 牟发章;;湖北省造纸等企业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J];纸和造纸;2009年10期

4 王小龙;;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06期

5 宋露;南灵;;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政府角色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6 罗丽;姚志伟;;论政府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的定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林海平;;区域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交易成本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7期

8 郭思哲;黄晓园;侯明明;;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的技术要件分析研究[J];生态经济;2013年07期

9 杨姝影;中国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背景与现状分析[J];环境保护;2004年11期

10 林云华;冯兵;;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2008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云芬;丁广梅;;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法律规制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柏红霞;许博;樊正球;王祥荣;王寿兵;;废水排污权交易市场结构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卜国琴;;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述评[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4 张美缎;;建立并规范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思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叶继;;科学测算环境容量 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肇琪;冲破利益重围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吴长亮;苏浙急推区域性排污权交易市场[N];解放日报;2007年

3 上海金融学院经济系 霍艳斌;防治大气污染应构建区域排污权交易市场[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赵剑波邋见习记者 吴琼;长三角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5 记者 解小如;山东将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加大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助推城镇化绿色发展的提案[N];团结报;2014年

7 本报通讯员 阎杰;重庆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N];中国环境报;2012年

8 本版编辑邋梁军 路光前 靳辉 高长天;陕北经济不能以GDP论英雄[N];陕西日报;2008年

9 施琛耀;环保工作成为经济发展“必选项”[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谢菊;“生态重庆”建设中的政府责任[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英;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泉全;政治与经济相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娥;兰州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黄广道;泉州市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构建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4 刘厚莲;排污权交易市场创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石中尼;水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6 宋露;渭河流域创建排污权交易市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9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749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