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
【摘要】:无论是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从很多国家内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都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比如世界南北经济,意大利的南部和北部以及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严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引起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目前发展经济的目标之一。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根源始终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们热衷的课题。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和劳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随后经济学家们又发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也非常重要,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制度经济学家又提出制度是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决定因素。而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则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和资本存量的多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经济学家们对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认识越来越深刻和全面,但是依然不能完全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20世纪70年代,“社会资本”一词首先被社会学家提出,其强大的解释力受到各学科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经济学家们也将目光投向社会资本,争相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研究经济社会中的宏微观经济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社会资本的定义、特征和测量方法进行了论述,文中主要采用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并总结了社会资本的特征:累积性、公共性以及不可控性。其次对有关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的重点是机理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论述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第一,社会资本影响物质资本的流向,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第二,社会资本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流动,从而间接地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作用;第三,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第四,社会资本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第五,社会资本中的非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文中的第四部分是实证研究,通过运用1991年——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证明了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有关,而且是区域经济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影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区域技术创新、区域产业集群以及制度等经济增长的变量来间接地作用于区域经济。我国要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不能光靠给予资金、政策和税收等手段,还要重视其他方面,比如社会资本的培育、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在社会资本的构建与积累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一定要认识社会资本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社会资本,并积极构建和积累社会资本以发挥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社会资本 物质资本 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32.1;F06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一、 研究背景10-12
- (一) 问题的提出10-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 研究对象12-18
- (一) 社会资本12-15
- (二) 区域经济增长15-18
- 三、 主要内容及创新18-20
- 第二章 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20-26
- 一、 国外文献综述20-21
- 二、 国内文献综述21-23
- 三、 文献评论23-26
- 第三章 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26-34
- 一、 社会资本对物质资本的影响27-28
- 二、 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影响28-29
- 三、 社会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29-30
- 四、 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群30-32
- 五、 社会资本对制度的影响32-34
- 第四章 实证研究34-38
- 一、 模型的设定34-35
- 二、 样本区间及数据来源35
- 三、 实证检验结果及说明35-38
- 第五章 政策建议38-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附录44-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章;;社会资本与增长:理论综述及其对中国省际增长的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冯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大管理研究;2007年04期
3 李平;;区域智力资本: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宇红;;辽宁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赵家章;;社会资本是否影响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区域视角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12期
6 王晓靖;;区域文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内在因素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08年24期
7 张方华,朱朝晖;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6期
8 赵武,木子澶;社会资本投资、制度变迁绩效与分配理念转换[J];生产力研究;2004年09期
9 吴昌uG,元永浩;从意大利南北部的社会差异看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刘国亮,姜涛;社会资本累积与家庭收入分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燕平;史振华;;城乡联系、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诸大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秋心;龙长云;;信用——一种社会资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李宏贵;熊胜绪;谢峰;;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常艳平;;发展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高和荣;;社会资本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的运用[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10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曲昌荣;引来社会资本破解住房难[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 曹雷;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体车库[N];济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白俊峰 任勇 韩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N];天津日报;2011年
4 周五主持:刘学强(公务员、作家);我们还是拥有社会资本的[N];深圳商报;2003年
5 记者 彭明星 通讯员 谢毅;我省社会资本闻风而动[N];湖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宋波;社会资本青睐上海“森林”[N];中国花卉报;2003年
7 张淑君;关键在于撬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程伟虹;1.2亿元社会资本撑起放心餐桌[N];江阴日报;2010年
9 童海华;期待社会资本的“鲶鱼”效应[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张旭;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正当其时[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伟;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跨地域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易剑东;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应宏锋;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6年
9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10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秦丹;城市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俊飞;地方财政支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薛芳芳;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牧兰;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牧区开矿过程中的牧民城市化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黄甲寅;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10 金娇;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长三角经验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7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75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