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林业碳汇发展机遇
本文关键词:湖南林业碳汇发展机遇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 增汇减排 森林碳汇 林业碳汇 交易 发展 机遇
【摘要】:通过对国家政策、碳汇交易等内容分析了林业碳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湖南林业碳汇发展的建议。
【作者单位】: 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增汇减排 森林碳汇 林业碳汇 交易 发展 机遇
【分类号】:F326.27;X196
【正文快照】: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骤减,自然灾害性气候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碳汇[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年01期
2 陈方丽;;林业碳汇交易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3年05期
3 陈瑞清;;把呼伦贝尔打造成我国北方重要的森林草原湿地碳汇基地[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4 ;中国首个县级碳汇专项基金成立[J];造纸信息;2010年11期
5 廖培涛;蒋忠诚;罗为群;尹辉;;碳汇估算方法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赵猛;潘武林;刘静;;中国未来林业碳汇市场价格机制设计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31期
7 王万军;;碳汇研究及发展探讨[J];绿色科技;2012年01期
8 严俊;;我国竹林碳汇经营模式探讨[J];世界竹藤通讯;2012年03期
9 史晨璐;;浅谈森林的碳汇作用[J];山西林业;2012年05期
10 沈月琴;王小玲;王枫;朱臻;张耀启;;农户经营杉木林的碳汇供给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劲文;乐群;刘明花;;中国各省造林碳汇潜力分析[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育林;;增加林业碳汇 应对气候变化(代序)[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李珊;陈昱杉;李顺龙;;关于林业碳汇基本问题的再认识[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4 于天飞;李智勇;吴水荣;;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于天飞;吴水荣;李智勇;;中国林业碳汇认证建设框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于天飞;李怒云;李智勇;陈绍志;吴水荣;李金良;夏恩龙;;中国林业碳汇审定与核查体系的构建[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阚如良;梅雪;孔婷;;碳汇资本在旅游融资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旅游评论2012[C];2012年
8 邓广;张旭;李增元;;三类林业碳汇活动中的技术议题与选择[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邓广;张旭;李增元;;三类林业碳汇活动中的技术议题与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邓广;张旭;李增元;;三类林业碳汇活动中的技术议题与选择[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若辰邋本报记者 王代林;熊猫碳汇应对全球变暖的四川角色[N];四川日报;2007年
2 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副局长 付毅慧;积极推进碳汇研究 拓展绿化外部空间[N];沈阳日报;2006年
3 实习记者 巩峥;公众出资千元可得5.6吨碳汇[N];北京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海燕;市民每出资1000元可获得5.6吨碳汇[N];北京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昕;增加碳汇交易应对气候变化[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陈胜伟 李燕;浙江林学院碳汇研究助推浙江可持续发展[N];浙江日报;2009年
7 吕日周 省政协原副主席、山西改革创新研究会会长;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林业碳汇”[N];山西政协报;2009年
8 记者 王海燕;履行植树义务可购买碳汇[N];北京日报;2009年
9 记者 房田甜;北京3年内将新建41万亩碳汇林[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10 晏国政;山西启动首批碳汇造林示范项目[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淑芬;我国碳汇林建设融资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李亮;潮田河流域(岩溶)地质碳汇过程及通量估算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3 钱杰;大都市碳源碳汇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史婷婷;岩溶流域水循环过程碳汇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鑫涛;基于树茎膨胀能收集的林业碳汇计量方案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2 张瑜;生态公正视角下的内蒙古草原碳汇[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唐波;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我国碳汇市场多主体动态博弈仿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萌;欧美碳汇政策的趋同化倾向及其对中国碳减排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赵亮;城镇区域碳源碳汇时空格局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孙钊;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新农村CDM项目碳汇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杨艳;太湖流域水稻种植系统温室效应、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D];南京大学;2013年
8 王培;几种水生藻类的碳汇效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胡毅军;西南典型岩溶泉域岩溶地质作用的碳汇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郑洁;水生植物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对岩溶碳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6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77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