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主义新政治经济学的新探索
本文关键词: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新制度主义新政治经济学的新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制度 制度变迁 威权型增长 包容性制度 攫取性制度
【摘要】: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达龙·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为代表的一批新锐经济学家对"制度重要"这一新制度主义旧命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运用精致的计量分析方法,将制度变量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长期经济增长的模型之中,从而建立了制度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将历史计量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他们发现包容性经济制度的发育成熟,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必要条件,而包容性政治制度与包容性经济制度有相辅相成之效。即便政治制度有一定的攫取性,但只要经济制度走向包容性,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从而激励更多的投资,那么威权型增长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威权型增长多发生在后发国家赶超型发展的初期阶段,容易遭遇到"中等收入陷阱"。这种增长模式必须经过转型,尤其是国家治理模式的创新,才能进入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威权型增长 包容性制度 攫取性制度
【基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0
【正文快照】: 导言“究竟什么因素使得一些国家富裕而其他国家贫穷呢?自亚当·斯密的时代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在问这一个问题。然而,二百多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没有找到经济增长的奥秘”1。200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共同执教的知名经济学家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在其名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丁丁,罗卫东,叶航;新政治经济学的可能依据:行为和意义的综合视角——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三人对谈录[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姚先国;可能的依据与可能的出路——关于新政治经济学三人谈的简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程继山;中国新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陈振明,黄新华;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主题与意义[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蒋学模;关于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考[J];经济学家;2004年02期
6 戴敏敏;新政治经济学价值及其适用于中国的原因[J];学术月刊;2004年10期
7 陈银娥,秦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8 宋胜洲;理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J];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9 汪丁丁;试述新政治经济学的三个维度——兼序《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中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季燕霞;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特色[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尔基;;以市场经济为主线 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市经济学会研讨综述[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土;对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探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李华芳;新政治经济学如何可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厦门大学;剖析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全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朱富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特征、来源和缺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张群梅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人”:新政治经济学的革新与局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丁杨;《新政治经济学讲义》深入思考正义与人生[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盖凯程 柏晶伟;创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构建新政治经济学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8 马英举;新政治经济学,“新”在何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梁怡;政治学经济学融合新政治经济学回归[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 王虎;突尼斯剧变的经济背景[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梅华;新政治经济学与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D];兰州大学;2010年
2 曾军荣;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87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8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