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中国作为理论:中国派的重新认识中国

发布时间:2017-09-21 05:38

  本文关键词:中国作为理论:中国派的重新认识中国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转向 中国作为理论 中(国)派


【摘要】:"中国作为理论"是理论化中国的知识计划,亦即"中国"在知识体系内的位阶具有理论的功能或地位,与"西方现代性"的知识范式进行竞逐。另一方面,"中国作为理论"的提法是为了回应"中国已不具本质"或"中国仍具有本质"这两种说法,亦即强调中国是个"理论建构",尚不具有完全的实在性,但却是从建构不断走向实在的未完成过程,因此亦非虚构。中国的理论想象除了需要各种中国特色或模式的丰富与细部的研究外,还必须设想内含张力的原理,本文则讨论了汉字、连续性、大一统。最后略论在本文的展望下,如何看待"左/统"与"中国人"问题。
【作者单位】: 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中国转向 中国作为理论 中(国)派
【分类号】:F092
【正文快照】: 一、缘起就我个人对“重新认识中国”这个命题的认识发展来说,共有“中国转向”、“中国作为(特别是台湾地区批判知识分子的)知识位置”、“中国作为理论”这三种着重点不同的认识取径,有的比较有争议,尤其是将之总括为“中国派”(中派)这样的知识计划召唤。2009年及其后不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晓;;中国模式“特殊论”不可取[J];中国企业家;2010年16期

2 赵琦伍;;浅论多元现代性路径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2年09期

3 林春;;“中国模式”议[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04期

4 杨良敏;姜巍;;“中国模式”何处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和讨论[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9期

5 ;书屋[J];决策;2010年08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中起;;和谐社会构建与中国现代性的实践——兼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家琪;;为什么偏偏是德国?——读《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弘政;姜晓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本质新探——以近一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中心[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法;走向一种研究现代中国的新范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寻发展共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3 万里;“中国现代性”的艰辛梦寻[N];光明日报;2004年

4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江湄;《中国的冲击》的冲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 刘春田;知识产权制度与中国的现代性[N];法制日报;2012年

6 记者 李晓辉;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无需统治世界[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N];文汇报;2008年

8 张法;全球化/本土化语境下中国艺术学的新思维[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衡阳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成宇霞;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理论创新[N];衡阳日报;2009年

10 刘云生;汪晖与中国现代性“双重说”[N];文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薛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英伟;社会工程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3 欧拉迈;西方现代性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昕;近代以来中国话语建构的演进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健;东方元素与世界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倩;试论“中国方式”在当代艺术中的演进[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2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892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