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与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03:1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与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观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希法亭 金融资本 资本论


【摘要】:马克思与希法亭两位学者都对金融资本理论有很详细的阐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他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出发,论证金融资本这一新出现的现象并没有对资本主义产生本质的改变,如利息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金融资本仅仅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他认为金融资本只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殊阶段,实体经济或者说产业资本才是推动资本积累的根本所在。本文从生息资本是一个虚假概念,信用制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信用制度下资本的虚假积累,以及金融资本的拜物教属性及其危机的必然性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的金融资本观。而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中则从流通过程出发,论述由于金融资本发展而产生的财产关系改变会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银行会最终控制整个产业资本。因此他得出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文章主要从货币流通,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间的关系从银行资本的独立化,银行资本融合产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控制产业资本阶段的转变,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危机,以及金融资本对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几个方面阐述希法亭的金融资本观。 两位学者的金融资本观有较多不同之处。首先,两者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不同。马克思的研究出发点是生产过程,最终目的是讨论经济关系;而希法亭则从流通过程出发,以财产关系为研究的最终目的。其次,对金融资本的定位不同。马克思认为金融资本只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殊阶段,而希法亭认为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再次,对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理解也不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并没有因金融资本而发生实质改变,依然是生产与需求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根源还是这一矛盾引起的。而希法亭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根因是货币流通不畅,并且资本主义的矛盾在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一些基本规律会被改变。但是两位学者对于金融资本的理解对于理解当代金融资本以及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是解读当今金融危机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的金融资本观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实体经济对于资本积累的意义以及金融资本的虚假积累过程。金融资本只有真正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资本积累,一切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本积累都是虚假的。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注意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间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 希法亭 金融资本 资本论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91.91;F830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1
  • 1.1 选题原因8
  • 1.2 研究现状8-9
  • 1.3 文章主要结构9
  • 1.4 研究方法9-11
  • 第二章 金融资本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马克思对金融资本的论述11-18
  • 2.1 生息资本:一个“伪概念”11-13
  • 2.1.1 生息资本不能自行增殖11-12
  • 2.1.2 利息只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2-13
  • 2.2 信用制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13-14
  • 2.3 信用制度下资本的虚假积累14-15
  • 2.4 金融资本的拜物教属性及其危机的必然性15-18
  • 2.4.1 金融资本的拜物教15-16
  • 2.4.2 资本高度集中16-17
  • 2.4.3 危机17-18
  • 第三章 金融资本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论述18-29
  • 3.1 货币流通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前提18-20
  • 3.2 金融资本可以在桌子上独自跳舞20-25
  • 3.2.1 银行资本的独立化20-21
  • 3.2.2 银行资本融合产业资本,股份公司兴起21-23
  • 3.2.3 金融资本控制产业资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3-25
  • 3.3 金融资本主义阶段的危机25-26
  • 3.4 金融资本对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26-29
  • 第四章 马克思与希法亭对金融资本论述方式的比较29-33
  • 4.1 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的不同29-30
  • 4.1.1 研究出发点从生产过程转向流通过程29-30
  • 4.1.2 研究的最终目的从经济关系转向财产关系30
  • 4.2 对金融资本定位的不同30-32
  • 4.2.1 马克思对金融资本的定位30-31
  • 4.2.2 希法亭对金融资本的定位31-32
  • 4.3 对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理解的不同32-33
  • 第五章 马克思金融资本观的当代意义33-36
  • 5.1 当前经济现状概述33
  • 5.2 马克思金融资本观对此次经济危机的理解33-34
  • 5.3 马克思金融资本观的启示34-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8
  • 致谢38-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一兵;《资本论》:一种历史现象学的成熟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95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5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