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伙伴影响本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7:29
本文关键词:出口贸易伙伴影响本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出口贸易伙伴 出口集中度 经济增长 分位数回归
【摘要】: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一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与国际体系休戚相关,其出口结构扮演的角色也愈发重要。许多研究证实了出口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较多关注出口贸易额或者贸易开放度。而关系一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不是出口“多少”,而是出口“什么”,,即出口产品结构或者技术结构;近期有研究考察了嵌入在产品、服务或者资本中的技术从穷国倒流(uphill flows)向富国的这样一个有意义的现实,认为真正关系到经济增长的不仅仅是出口商品结构,而且是与出口目的地有关,也就是出口市场结构。一国贸易伙伴的选择会对本国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重点分析贸易伙伴影响本国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渠道,主要从贸易伙伴的数量、集中度、经济条件、与本国的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贸易伙伴国的投资和RD以及文化距离等方面进行解析。 然后,选取出口贸易伙伴的特征指标并进行度量,比较分析出口贸易伙伴国数量、集中度、经济条件等对本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本文借鉴Barro(1995)增长回归模型,引入贸易伙伴国特征变量,采用G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GLS回归结果显示非OECD伙伴数对出口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且不显著,而OECD伙伴数则显著促进了本国经济增长;出口集中度的影响效应呈“U”型变化;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有利于出口国经济增长;贸易伙伴相对于本国的收入水平与本国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贸易伙伴与本国的地理距离对本国经济增长影响为正,但不一直显著;贸易伙伴与本国的制度距离会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但尚不确定这种制度距离是正向距离还是负向距离。分位数回归表明,随着经济增长由条件分布的低分位向高分位变化,贸易伙伴变量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性:贸易伙伴数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出口集中度的“U”型效应仅对处于条件分布高端的国家成立;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处于低分位点国家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贸易伙伴的相对收入水平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是逐渐减小的,但影响效应是逐渐增大的;地理距离对本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先是抑制后促进;制度距离对本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先为正后逐渐变为负,大约从0.85分位点开始又开始变为正。不同的国家可根据其所处的增长阶段选择适合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贸易伙伴及结构分布。 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国提升本国经济增长及出口贸易伙伴结构优化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伙伴 出口集中度 经济增长 分位数回归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F740;F06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插图索引10-11
- 附表索引11-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12-13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选题意义13
- 1.2 出口贸易伙伴国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13-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8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18-20
- 第2章 出口贸易伙伴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20-28
- 2.1 出口贸易伙伴数量20-21
- 2.2 出口贸易伙伴集中度21-23
- 2.3 出口贸易伙伴国经济条件23-24
- 2.4 出口贸易伙伴国地理位置24-25
- 2.5 出口贸易伙伴国制度安排25-26
- 2.6 小结26-28
- 第3章 出口贸易伙伴的特征指标与度量28-43
- 3.1 出口贸易伙伴国的特征指标选取28-32
- 3.1.1 出口贸易伙伴的数量28-29
- 3.1.2 出口贸易伙伴的集中度29-30
- 3.1.3 经济条件30-31
- 3.1.4 地理距离31
- 3.1.5 制度距离31-32
- 3.2 样本国家出口贸易伙伴特征指标的度量结果分析32-42
- 3.2.1 出口贸易伙伴特征横向比较34-40
- 3.2.2 出口贸易伙伴特征纵向比较40-42
- 3.3 小结42-43
- 第4章 出口贸易伙伴国特征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43-57
- 4.1 模型设定和实证方法43-44
- 4.1.1 实证模型设定43
- 4.1.2 实证分析方法说明43-44
- 4.2 基于 GLS 回归方法的结果分析44-49
- 4.3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结果分析49-55
- 4.4 小结55-57
- 第5章 结论57-61
- 5.1 主要结论57-58
- 5.2 政策建议58-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6-67
- 附录B 实证分析中样本国家列表67-68
- 附录C 实证分析数据简要描述(1994-2010)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卫江;中国出口收入不稳定性成因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2年02期
2 施炳展;;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测定——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1期
3 关兵;;出口地理方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11期
4 包群,许和连,赖明勇;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5 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6 刘靖;毛学峰;辛贤;;中国农产品出口地理结构的衡量与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1期
7 胡兵;乔晶;;我国出口国际区域结构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李晓敏;马凌远;;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958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5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