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配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03 20:38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分配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收入分配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马克思分配理论对于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在理论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形成条件,即19世纪60年代初欧洲阶级矛盾激化为马克思分配理论形成奠定了社会条件,欧洲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为马克思分配理论形成奠定了经济条件,马克思分配理论形成前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主义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条件。对马克思分配理论内涵和特征进行阐释研究提出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历史成就。其次,研究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三种主要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最后,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明确指出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时代意义,,并以马克思分配理论为指导,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 分配理论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091.91;F12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3 综述13-14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难点14-16
- 1.3.1 研究主要内容14
- 1.3.2 研究主要方法14-15
- 1.3.3 研究的难点15-16
- 第2章 马克思分配理论概述16-26
- 2.1 马克思分配理论形成条件16-17
- 2.1.1 社会条件16
- 2.1.2 经济条件16-17
- 2.1.3 理论条件17
- 2.2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内涵17-20
- 2.2.1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主体与客体18
- 2.2.2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尺度18-20
- 2.2.3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最终形态20
- 2.3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特征20-22
- 2.3.1 社会实践性20
- 2.3.2 思想正义性20-22
- 2.3.3 理论批判性22
- 2.4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历史贡献22-25
- 2.4.1 马克思分配理论奠定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分配理论的基石22-23
- 2.4.2 马克思分配理论是科学的真理也是严整的科学体系23-24
- 2.4.3 马克思分配理论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物质生产公平的分配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马克思分配理论中的三种分配方式26-35
- 3.1 按劳分配26-29
- 3.1.1 按劳分配方式产生的时代背景26-27
- 3.1.2 按劳分配方式的本质27-28
- 3.1.3 按劳分配方式的特点28-29
- 3.2 按需分配29-32
- 3.2.1 按需分配思想的成熟29-30
- 3.2.2 按需分配方式的实质30-31
- 3.2.3 按需分配的人性基础31
- 3.2.4 非平均主义观点31-32
- 3.3 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32-34
- 3.3.1 马克思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32-33
- 3.3.2 马克思承认劳动力要素的个人所有权33
- 3.3.3 马克思按要素分配使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然性33-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在我国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发展及其时代意义35-47
- 4.1 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35-39
- 4.1.1 毛泽东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思想36-37
- 4.1.2 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37
- 4.1.3 江泽民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思想37-38
- 4.1.4 胡锦涛分配制度要注重社会公平的思想38-39
- 4.2 马克思分配理论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时代意义39-41
- 4.2.1 为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奠定理论基础39-40
- 4.2.2 为改革我国分配制度在方法论上提供新思路40-41
- 4.3 以马克思分配理论为指导解决我国现阶段分配问题41-46
- 4.3.1 现阶段我国分配领域主要问题42-43
- 4.3.2 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途径43-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硕士学位时发表的论文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谌;;论错误交付与物的瑕疵之同等化规制[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2 余冰;王志林;;西方学者论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贡献——以《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为例[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黄山松,余恩荣;我国市场经济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J];经济学家;2004年04期
4 雍军;;《资本论》中按劳分配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兼容[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7期
5 张燕喜;;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几点再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6 金春;;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与效率[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年02期
7 刘旭友;郭蓓;;马克思分配理论研究述要[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8 李延明;;论各尽所能[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6年01期
9 刘建军;;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实现的历史必然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01期
10 王晓刚;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与“各尽所能,各得其所”[J];探索;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966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6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