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4:31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 物质变换 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我们党和政府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循环经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妥善处理好各种不利于生态良性发展的矛盾,克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必须坚定不稳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生态问题发端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阐述为我们求解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唯物论出发,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资本论》中又引入了“物质变换”这一重要概念,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在劳动基础上的物质变换过程。本文从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形成出发,分析了物质变换形成了理论来源、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物质变换的基本内涵即自然的物质变换、社会的物质变换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阐述了物质变换的社会形式。物质变换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必然性,物质变换的内容受一定社会形式的制约和影响。为此,,我们分析了前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和未来共产主义时代物质变换的特殊性,探讨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消解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物质变换“裂缝”分析基础上,从理论上构建了未来共产主义条件下的生态化社会的理想模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通过自由人联合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就可以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从而化解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构建和谐的社会。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对自然生态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把握,对于我们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物质变换 生态文明 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6;F091.9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形成11-25
  • 1.1 物质变换思想的历史背景11-16
  • 1.1.1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生态危机11-13
  • 1.1.2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危机13-14
  • 1.1.3 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危机14-16
  • 1.2 物质变换概念的溯源及其含义16-19
  • 1.2.1 物质变换概念的含义16
  • 1.2.2 李比希的“归还定律”16-18
  • 1.2.3 摩莱肖特的物质变换概念18-19
  • 1.3 物质变换的理论基础19-25
  • 1.3.1 物质变换思想的哲学基础19-21
  • 1.3.2 物质变换思想的经济学基础21-23
  • 1.3.3 物质变换思想的社会学基础23-25
  • 第2章 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内容25-46
  • 2.1 物质变换的基本内涵25-29
  • 2.1.1 自然的物质变换25-26
  • 2.1.2 社会的物质变换26-28
  • 2.1.3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28-29
  • 2.2 物质变换的历史特征29-34
  • 2.2.1 前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变换的特征30-31
  • 2.2.2 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变换的特征31-32
  • 2.2.3 共产主义社会物质变换的特征32-34
  • 2.3 物质变换的循环规律34-38
  • 2.3.1 自然生态循环圈34-35
  • 2.3.2 社会经济循环圈35-37
  • 2.3.3 自然与社会的同构37-38
  • 2.4 物质变换的裂缝及其弥合38-42
  • 2.4.1 物质变换裂缝产生的原因38-40
  • 2.4.2 物质变换裂缝弥合的方法40-42
  • 2.5 物质变换理论的批判维度42-46
  • 2.5.1 物质变换理论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42-44
  • 2.5.2 物质变换理论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44-46
  • 第3章 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当代启示46-55
  • 3.1 理论意义46-50
  • 3.1.1 物质变换思想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46-47
  • 3.1.2 物质变换思想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指南47-49
  • 3.1.3 物质变换思想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保障49-50
  • 3.2 现实意义50-55
  • 3.2.1 物质变换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合理调控物质生产过程51-52
  • 3.2.2 物质变换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52-53
  • 3.2.3 物质变换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53-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卯生;;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旨趣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姜义飞;;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渊源和三重维度分析[J];沧桑;2009年03期

3 臧立;;解读与争鸣:“物质变换”及其“裂缝”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4 王丹;张宏斌;鹿红;;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5 曹孟勤;;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与生态伦理重构[J];道德与文明;2009年06期

6 蔡陈聪;王艳;;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周秀艳;;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探析[J];传承;2010年21期

8 王曼;姜锡润;;再探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9 时青昊;;“物质变换”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J];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05期

10 朱忠孝;;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与科学发展观[J];兰州学刊;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971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971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